召技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宰相和丞相
召技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宰相和丞相?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63位张姓宰相
1、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君十年(前328)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秦武王即位,他入魏为相。
2、 张苍(?-前152),汉历算家,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主四方文书,汉初,任代、赵相,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北平侯。迁为计相,以列侯主持郡国上计。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卒谥文侯。
3、张禹(?-前5),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初元年间,因其通晓并教授太子《论语》升为光禄大夫、东平内史。成帝即位,封为关内侯,官给事中、领尚书事。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改编今文本《论语》,合《齐论》、《鲁论》为一书,史称《张侯论》,在位六年,以老病归。卒谥节侯。
4.张邯(?-23年),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5.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6.张纯(?-56),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历仕西汉、新朝,东汉初以太中大夫屯田南阳,封武始侯。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由太仆任大司空。在位十年,效法曹参,无为而治,选取名儒参政,修建阳渠,引洛水通漕运,多有成就。中元元年(56)卒于相位,谥号节侯。儿子张奋曾任和帝宰相。
7.张酺(pú)(?-104),字孟侯,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以通晓经学、精于《尚书》入仕,官到东郡东郡太守,封同义男。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100)年罢相。十六(104)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8.张奋(?-102),张纯之子。明帝时封侍祠侯,历官中郎将,将作大匠、校尉、卫尉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拜为相,在位四年,政重礼乐,廉洁清白。九年(97)以病免相,十三年(101)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9.张禹(?-113)。字伯达,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任太尉。延平元处(106)改任太傅。永初元年(107)封安乡侯,再任太尉,至五年(110)以阴阳不和免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10.张敏(?-112),字伯达,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历任颍阳太守、尚书、校尉、议郎。安帝永初元年(107)拜相,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11.张皓(49-132),字叔明,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随大将军邓骘入仕,历官尚书仆射、彭城相、廷尉等。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以阴阳不和免相。元嘉元年(132)再任廷尉,虽为儒家,但对法家刑法多有研究,办案公平无错。
12.张歆,字敬让,东汉河内(今河南步骘一带)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由大司农任司徒。元年(151)免相。
13.张颢,字智明,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任太尉。同年以星象有变免相。
14.张济,字元江,东汉汝南细阳人,汉和帝宰相,张酉酺曾孙。灵帝光和元年(179)拜相,任司空。中平元年(184)以病免相。卒赠车骑将军、关内侯,封子张根为蔡阳乡侯。
15.张温(?-191),字伯慎,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任司空,次年任车骑将军,讨平北宫伯玉于美阳。三年(186)再次拜相任太尉,四年以农民起义而免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16.张延(?-186),字公威,东汉河内人,汉木桓帝宰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五月拜相,任太尉,次年二月以病免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17.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张酉[甫]曾孙,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任司空,至建安元年(196)免相,在位四年。
18.张悌(?-286),字臣先,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历官屯骑校尉、军师。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19.张华(232-300),字茂先,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泰康三年(286),任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抚降纳叛,怀柔各族,保境安民。永熙元年(290)任太傅。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永康元年(300),被赵王司马伦陷害。太安二年(303)平反,诏复原职追封广武侯。著有《博物志》。后人辑其文为《张司空集》。
20.张行成(587-653),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卒于相位。终年67岁,谥号定,生为两朝推动,死则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享受哀荣。
21.张文灌(605-678),字稚圭,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贞观初年明经及第,历官并州参军、员外郎、云阳县令等,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12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仪凤三年(678)卒于相位。赠幽州都督,谥号懿。
22.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与刘讷言等共注《汉书》。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23.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曾任司农少卿、文昌右丞等。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24.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灌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替其外甥李峤为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中宗时,复工部兼修国史,任哀都留守。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以工部同中书门下三品。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为绛州刺史,后累封平原郡公卒。
25.张柬之,字孟将,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当太学生时,祭酒令德芬期为“王佐”之材。后中进士,任清凉丞。永昌元年(689)七十余岁,召为贤良,千余人对策,取第一。授监察御史,历凤阁舍人,合州、蜀州刺史,荆州大都府长史。武则天长安四年(704),以秋官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不久封汉阳郡王免相,为政深厚有谋,刚正直爽,能断大事。后被主席诬告,流放泷州。忧愤而死,终年82岁。景云元年(710)平反,憎中书令,谥号文贞。
26.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武则天当政时,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作战英勇,威振大漠。唐中宗复辟,于景龙二年(708)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景云元年(710)免相。开元初,以兵部尚书加光禄大夫致仕,次年病死,赠太子少傅。其行为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伏”,与李靖、郭元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27.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28.张说(667-730),字道济、说之。唐洛阳(今属河南)人。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选贤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书郎,曾以得罪皇帝流放钦州。中宗复辟,历兵部员外郎,工、兵二部侍郎等。睿宗即位,升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以与萧至忠不合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以平定太平公主叛普立功,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被姚崇诬陷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历任河北道、岳州、荆州、幽州等地地方长官。唐玄宗开元九年(721),以军功第三次拜相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改中书公,加集贤院学士。
29.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以通五经举为平乡尉。历官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等。唐玄宗时任天兵军绥护使,安置臣服的突厥族九姓有功,于开元八年(720)拜相,后加银青光禄大夫,改任中书令。以议政不合,开元十一年(723)免相,历任幽州、台州、定州刺史,户部、工部尚书,封河东候。卒谥恭肃。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30.张九龄(673-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进士出身,历官校书郎。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会、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等,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副宰相。因受到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的排挤,四年后被罢相,改任尚书左丞相、荆州长史等。有《曲江集》传世。
31.张镐(?-764),字从周,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天宝中历官左拾遗、侍御史。肃宗至德二年(757)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兼河南节度使,都督淮南诸军事,主持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两京,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南阳郡公。其间发现史思明叛乱之迹,但肃宗听信与史思明勾结的宦官谗言,以“不切事机”罢免宰相。后来,史思明果然叛变。代宗即位,以为抚州刺史、洪州观察使,封平原郡公。广德二年(764)卒于江南西道观察使任上。
32.张镒,字季权、公度,苏州人。玄宗时以父荫任左卫兵曹参军、元帅帅府判官、殿中付款御史。代宗朝,累官至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任中书付款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修国史。以刚正不为同僚所容,次年免相改任凤翔右节度使。因与吐蕃结盟以改善关系,为叛将李梦琳所杀。诏赠太子太傅。
33.张延赏(727-787),唐玄宗宰相张嘉贞之子,年仅两风,父亲即病逝,自幼“博涉经史,通吏治”,经父荫入仕,玄宗赐名延赏。肃宗朝官至殿中付款御史。代宗时历任河南君,哀都留守,淮南、荆南、剑南、川西节度使,扬州刺史,吏部尚书等。为政简约,“治行第一”。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以与同僚不和罢相。三年,再次拜相,支持德宗和好吐蕃的政策,并罢免全国冗官1500人,引起反对。同年卒于相位,谥成肃。
34.张弘靖(760-824),字元理,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以父荫入仕,德宗时历官监察御史、户部付款郎、河中节度使。肃宗元和九年(814)拜为宰相,兼刑部尚书,封高平县侯。在位三年,治狱公平。元和十一年(816),因张宴案与肃宗意见不和免相。历太原节度使,吏部尚书,卢龙节度使,吉州、抚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卒于太子师任上。
35.张浚(?-902),字禹川,河间(今属河北)人。性通脱,通经史,曾隐居金凤山学纵横家方术,口才很好,喜欢高谈阔论。曾任太常博士、度支员外郎等。黄巢起义后,他在汉阴帮助县令李康保境安民。广明六年(880)当攻入首都长安后,他被逃到汉阴的僖宗取用为谏议大夫,游说大将王敬修引兵勤王。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为政主张以强兵安天下,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宦官专权、节度使割据,力主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势力,与权臣李克用矛盾日深,受到排挤,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弃使。后来朱全忠想废唐自立,害怕张浚反对,遂于天复二年(902)派人将张氏一家一百余人全部杀害。
36.张文蔚(?-908),字右华,河间(今属河北)人,进士出生身。唐昭宗时任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天复四年(904)初,昭宗被朱全忠至洛阳时,拜为宰相。挺身罅内部倾轧,极力维持残局。天佑四年(907),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他亦随之被任命为后梁宰相,制订各种制度。后梁开平二年(908)卒于相位
37.张策(?-912),字少逸,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人。年少好学而通经史。初仕唐朝,官至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朱温(即朱全忠)建立后梁,历任工部、礼部侍郎。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郎。同年以病辞相,改刑部尚书致仕。著有《典议》、《制词歌诗》等。
38.张延朗(?-936),汴州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仕后梁,担任租庸使,管理赋税。后唐明宗朝,任忠武军节度使,长兴元年(930),任三司使,掌管全国钱粮。清泰元年(934)拜相,兼吏部尚书,次年,因病改任三司使。为政工于心计,主张财粮之权归中央,制止石敬瑭等分方官自留储备。三年(936)十一月,石敬塘攻入京城,延朗被杀害。
39.张孝杰,辽建州永霸(今辽宁朝阳西南)人。家贫好学,重熙二十四年(1055)进士。靖害年间,官至枢密直学士,咸壅二年(1066)参政事同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为相八年,伙同太子耶律乙章陷害忠良。太康六年(1080)免相贬为武定军节度使。大安年间病死家乡。乾统初年(1101)被开棺扬尸,以平民愤。
40.张琳(?-1122),辽沈州(今沈阳)人。少有大志,道宗寿隆末秘书中戏。天祚帝即位,官户部使,乾统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为金兵所败,从京中出走云中,留张琳与李处温辅佐魏国王耶律淳守南京。受李处温胁近迎立耶律淳为帝,封太师平章军国事,但无实权。同年忧郁而死。
41.张齐贤(943-1014),字师亮,北宋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迁居洛阳。太平兴国进士,历衡州通判、江南西路转运使。淳化二年(991)拜相,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993)罢相。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1000),以冬至朝会酒后失仪罢相,次年,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后历任兵部、吏部尚书,太常卿分司西京,知青州等,以司空致仕。卒赠司徒,谥号文定。著有《洛阳缙绅旧闻记》等。
42.张知白(?-1028),字用晦,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择进士,历知剑州、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司京哀转运使等。知审官院,工部尚书等。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参知政事,因议政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病辞职。仁宗皇帝即位,进为尚书右丞。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发兵对抗契丹。为相奉公无私,虽为显贵,但清俭如寒士。三年后卒于相位,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正。
43.张士逊(964-1049),字顺之,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淳化进士,历官射洪、襄阳、邵武等县县令,为政“宽厚”,深得民心。荐为监察御史,累迁太子詹事,兼知审刑院、判史馆等。天圣六年(1028)拜相,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间事。次年,为曹利用开脱罪责被罢相,改刑部尚书,出知江宁府。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出判许州、知河南府。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位,封郢国公。康定元年(1040)罢相,以太傅、邓国公致仕。九年后病逝,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懿。
44.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治平进士,知南川县。徽宗即位,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崇宁元年(1102)历尚右丞、左丞。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政。政和元年(1111),因与技郭天信往来,罢知河南府,时蔡京复为宰相,贬之为崇信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太学生为之请愿鸣冤,蔡京害怕,令其自便。不久官复原职。宣和三年(1122)病逝。绍兴中追赐谥号文忠。著有《宗禅辩》等。
45.张邦昌(1081-1127),字子能,宋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进士出身,钦宗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州。
46.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平定苗刘之变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劳川陕,以保哀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七年(1137)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二十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隆兴元年(110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罢相,忧郁而死。以抗鑫复国大志未酬,无脸见祖宗于地下,遗命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
47.张浩(?-1163),字浩然,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曾祖高霸仕辽,始改姓张。金太祖时,任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任秘书郎。天眷二年(1139)任大理卿,详定朝廷内外礼仪程式,后历户、工、礼三部侍郎,升为尚书,行六部事。海陵五即位,任参知政事,进尚书右丞。天德三年(1151)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及皇宫。贞观元年(1153)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因功拜为左丞相。正隆三年(1158)又主持营建汴京(今河南开封),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六年(1161),海陵王南下攻宋,留守主持尚书省事。大定二年(1102),入见金世宗,又拜为宰相,任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次年,自请以病辞职,卒谥文康。
48.张璁(1475-1539),字秉用,后改名孚敬,改字茂恭,号罗峰,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次年世宗即位,议“大礼”,意见与世宗合,升为南京刑部主事,历官给事中、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嘉靖六年(1527),以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次年,升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八年(1529),为内阁首辅,成为宰相。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但性情狠愎,报复不断。十四年(1535),以病辞职。四年后逝世,赠太师,谥号文忠。著有《谕对录》、《奏对录》、《张文忠集》等。
49.张璧(?-1545),字崇象,明石首(今属湖北)人。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以尚书兼哀阁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病逝,谥号文简。性情雅直,不近流俗,爱好文学,著有《阳峰家藏集》。
50.张治(?-1550),字文邦,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授编修,历官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次年,加太子太保。为相慷慨有志,奖进士类,明习典章,究辨时务及治乱光衰之故,想有所作为而不得志,不久病逝。赐祭葬,谥号文隐,隆庆年间改谥文肃。有《龙湖文集》。
51.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因而又称作张江陵。12岁中秀才,16岁考取举人,人称“神童”。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仅23岁即成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右侍郎,进入内阁。隆庆六年(1572)元月穆宗逝世,年刚十岁的太子登基做皇帝,史称神宗,他接任内阁首辅,成为中央行政首脑。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取得了重大成就。
52.张四维(1526-1585),字子维,号凤磬,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年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万里得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官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三年(1575),为内阁首居正引荐,以尚书兼哀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辅助改革,累进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拾人心。次年,以父丧离职。卒谥文毅,有《条麓堂集》。
53.张位,字明成,号洪阳,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编修,参加撰写《世宗实录》。万历元年(1573)以救吴中行等,忏张居正,出任徐州同知。十一年(1583)复为国子监祭酒、右侍郎。十九年(1591)任吏部侍郎兼哀阁大学士,次年入阁,参预机务。力荐杨镐主持朝鲜抗务,并以镇压甘肃农民起义之功,加封太子太保,迁吏部尚书、文渊阁及武英殿大学士。为相果敢善断,但弄权示威,终被弹劾。二十六年(1598)因杨镐兵败朝鲜,削职闲住。后以主谋撰写“妖书”除名为农。天启年间,平反复官。卒谥文端。有《问奇集》、《词林典故》、《闲云馆集钞》、《丛桂山房汇稿》、《老子注解》、《警心类编》等。
54.张瑞图(1576-1641),字长公,号二水,明晋江(今属福建)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礼部侍郎。天启六年(1626),以尚书、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因阿奉宦官魏忠贤,累升文渊阁、武英殿、中极殿大学士,晋左柱国、吏部尚书。崇祯元年(1628)为言官弹劾罢相。后入逆案,赎身为民。遂转攻书画,长于山水,尤工书法,与刑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时称刑张米董。有《白毫庵集》。
55.张至发(?-1642),字圣鹄,号宪松,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官玉男、遵化知县,主事,河南按察御史等,以厌恶党争称病辞职。天启元年(1621)起为大理寺丞。三年(1623),又以终养归。崇祯五年(1632),再起为顺天府丞,进光禄卿,厘正积弊。八年(1635),以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等。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时明王朝经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击,已近灭亡,为政维持则已,无大作为。次年,因他人牵连罢相归家。十四年(1641)诏用,坚辞不就。翌年病逝,赠少保。
56.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进士出身,由庶吉士任检讨。崇祯初年,官历礼部侍郎,十二年(1639),以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十年(1642)退休,后降清。
57.张瑞,山东掖县人。明末进士,选庶吉士。李自成攻入北京,降归大顺政权,清兵入官,继降清。顺治初任弘文院栓讨,历升为侍郎。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58.张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为内阁学士、充筵讲官,后历刑部、户部尚书等,二十九年(1690)升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皇帝征噶尔丹叛乱,参预机密,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七年(1698),以母丧辞归。四十年(1701)再召入阁。为相勤于政事,廉洁谨慎,远避权贵,为康熙皇帝所倚重。曾奉监治黄河。五十年(1711)卒于相位。谥文贞。
59.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又安梦敦,号乐圃、圃翁。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初年进士,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十六年(1677)设南书房,首中入选,一时制诰多出其手。二十八年(1689)迁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历充《国史》、《一统志》、《渊鉴类涵》、《政治典训》等书总裁官。三十八年(1699)拜相,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尚书。为相恭敬谨慎,忠诤直谏,知无不言,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1701)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谥文端。有《聪训斋语》、《恒产锁言》、《张文端集》等。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任宰相。
60.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一字宽宇,清四川遂宁人。康熙初年(1662)进士,历任郎中,苏州、兖州知府等。随索额图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三十九年(1700)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逢湾取直,助黄刷沙,多有成效。后任刑部尚书,两江总督等。曾奉命赴陕西输贪污案,康熙之为“天下廉吏”。又曾往陕西赈济旱灾,敲诈勒索,时人称其患更甚于旱灾。世宗即位,加太子太傅。雍正元年(1723)拜相,任武英殿大学士。时黄河决口,再往治理。三年(1725)卒于相位,谥文端。有《张文端公全集》。
61.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授栓讨,官至刑部右侍郎。雍正初年,历官礼部户部尚书。四年(1726)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宰相,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设置军机房,奉命制订所有的规章制度,深得皇帝倚重,朝廷曾赐帑金万两修建桐城张氏家祠,赐内府秘书五十余种及各种财宝等。雍正皇帝死时还下遗诏,廷玉日后配享太庙。他因此成为代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乾隆皇帝即位,仍任宰相,处理军国大事,特许免去早朝,晋为三等伯爵。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在任期间任《明史》总裁官,完成全书。乾隆十四年(1749)冬,以老病免相退休,至二十四年(1754)病死,终年83岁,谥文和,配享太庙。廷玉从政,慎刑恤民,“公正无私,奉职恪恭”,但过于谨慎,无大作为。有《传经堂集》。
62.张之万(1811-1897),字子青,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任河南学政,以条陈防剿太平天国军事宜,升内阁学士。同治年间,历官礼部、工部侍郎,河南、江苏巡抚,江南、闽浙总督等,镇压捻军起义,主持漕运。光绪初,历兵、刑二部尚书。光绪十年(1884)以刑部尚书任军机大臣,又充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十五年(1889)加体仁阁大学士,后转东阁大学士。为相随和,安静无事,为相十年,无甚成就。二十年(1894)免相。三年后病逝,赠太傅,谥文达。
63.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自号无竞居士、广雅,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同治二年(18693)中进士,踏入仕途,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乡试主考官、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代理两江总督,官至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成为宰相。在其46年有官宦生涯中,他凭着“大中至正”之心,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详见《晚清名臣张之洞》)。宣统元年(1901)八月二十一日,在“国运尽矣”的哀叹声中离开人间,享年73岁。谥文襄,赠太保。受吊之日,各国驻京公使都祭灵致哀。次年,湖北、江宁(今江苏)省城,各建专祠,岁时祭祀,以志纪念。
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三国演义》第68回、69回写的是左慈掷杯戏曹操,卜周易管辂知机这两个故事。这两回书涉及到两个神秘人物左慈与管辂,他们都在曹操面前演绎了一段十分“玄幻”的故事。
左慈、管辂都是正史记载的历史人物,都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左慈年长,大约生于公元156年(恒帝永寿二年),比管辂大53岁。但左慈比管辂活得久,管辂是在48岁时辞世的,左慈则活到了西晋时期,在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羽化,享年133岁。
原本,这两人都是道家中的高人,为何一个寿数很高,另一个却未到半百就死去了呢?大致原因可能是这二人的职业领域不同吧。左慈是修炼道术的,道家修炼以养生为主,兼习“幻术”,所以左慈活的时间便很长了。管辂则是周易预测的高手,似乎应了一句话,泄露天机太多了,便要折寿。
这样讲管辂,似乎涉及到封建迷信,但《三国演义》第69回却还真是这么写的。管辂因为给赵颜出主意,北斗星君因吃了别人的酒食,没办法只得给即将死去的赵颜添寿。但是,却让赵颜给管辂传话:“教再休泄漏天机;不然,必致天谴。”然而,管辂见曹操后,依然不断的泄露“天机”。这个故事出自《搜神记》,原本就是一个“神话”。
那么,罗贯中写这两个道家人物有何意义,是不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神秘玄幻感来吸引读者呢?
左慈的幻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汉书·方术列传》说,司空曹操宴请宾客,对大家说,今天请客,准备了很多菜,唯独缺少松江鲈鱼。左慈说,这个容易得。左慈请曹操拿出一个铜盆,盛满水,手持一根钓竿,一会儿就钓来一条松江鲈鱼。曹操拊掌大笑,宾客尽皆惊讶。曹操说,一条鱼不够摆席,还能钓来吗?左慈便继续垂钓,又接连钓一些鲈鱼,都是三尺长,新鲜活泼。
之后,曹操又说,没有蜀中生姜,做鲈鱼味道差点。左慈说,我之前派人去蜀中买蜀锦,我发一道敕符,顺便带点新鲜蜀姜过来。左慈的话说完不久,蜀姜就送到了。后来,曹操专门派人验证此事,果与左慈所为契合。
以上这两件事情,都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曹营,左慈掷杯戏曹操”中,被罗贯中引用。但是,陈寿的《三国志·方技传》及曹操的传记中,却没有写到左慈。显然,《三国演义》有关左慈的事迹,大概主要来源于《后汉书》。
那么,《后汉书》所记载的左慈法术靠谱吗?难道世上确实有这等通天彻地之人?
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左慈“少有神道”,仅此而已。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这就有点玄乎了。葛玄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道教尊之为“北极仙翁”,左慈竟然是葛玄的师父,也难怪有此法术了。不过,葛洪此说,并没有得到史家的认可,同样,也没有被罗贯中所采信,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抱朴子》的这段记载。
因而,左慈并没有这么玄乎。那么,他在曹操家中所施展的法术,是不是很玄幻呢?
《后汉书》与《三国演义》又同时讲了另外一件事情。却说左慈有一次跟随曹操郊游,有百余士大夫跟随。左慈又施法术,以酒一升,肉脯一斤,亲手为百官斟酒分肉,百官莫不醉饱。曹操本来就很疑心鲈鱼蜀姜之事,见此情况,更加感到奇怪。于是,便查看藏酒与肉的地方,发现所有的酒脯都不见了。于是,曹操非常不满左慈,派人捉拿。
从这件事情来看,左慈所为的“妖术”、“幻术”,实际上与“魔术”差不多。魔术在过去就叫幻术(或戏法),左慈不过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魔术师而已。
既然如此,《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写一段发生在曹操家中的魔术表演。魔术很能让人着道,大型魔术确实也会让人产生神秘的玄幻感,这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三国演义》说,左慈还能变化出牡丹,在墙壁上画龙取龙肝。后来曹操追捕时,左慈躲进了羊群中。曹兵因找不到左慈,便杀掉了所有的羊,左慈便让牧童把羊头与羊身接上,羊全部都活了。等等,也都是些幻术而已。罗贯中不但引用了《后汉书》的记载,还添油加醋的夸张了左慈的法术。
《后汉书》可没有记载这些故事,只说左慈进了羊群,曹操对他喊话说追你不是要杀你,而是要试一试你的法术到底有多高。曹操说完,却见数百只羊都变成了小羊羔,齐刷刷的跪在曹操面前,说道,您说不杀我,可要兑现您的诺言啊。看来,左慈的法术究竟还是魔术,假若真的是予取予求的“仙术”,难道还要向曹操下跪吗?
管辂之事比较可信《后汉书·方技列传》没有管辂的事迹,《三国志·方技传》却有管辂的记载。对比《三国志》、《三国演义》有关管辂的故事,大致相似,罗贯中基本上是转述了陈寿的史料。当然,也引用了《搜神记》等传奇小说笔记的故事。
罗贯中在第六十九回书“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中,紧接着左慈的故事,写管辂的神卜。曹操因染病,服药无效,便令太史丞许芝卜易。大概是许芝自认为技术不如管辂,或者是不敢轻易为曹操卜卦,就向曹操推荐了管辂。罗贯中通过许芝的话,详细介绍了管辂其人,以及他诸多神算的故事。于是,曹操便让人把管辂请了过来。
管辂到了许都,给曹操卜算了好几件事情,其中,东吴主亡一大将立即得到应验,死的人是鲁肃鲁子敬。鲁肃死于公元217年,所以,管辂为曹操算卦,也应当就是这一年。而管辂为曹操算的第一卦,却是到了与刘备大战汉中之前才得到应验,说的是夏侯渊被黄忠斩杀这件事。当时,管辂打了个哑谜,以四句诗预言了这件事:“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夏侯渊死后,曹操大哭,边哭边解读管辂的诗:三八纵横,讲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猪遇虎,指的是这一年的干支是己亥,月份是正月,正月建寅,寅肖虎。后面两句指夏侯渊阵亡之地,曹操因此被斩掉了股肱之将。
许芝所述,与《三国志·方技传》中的管辂相差不大。但是,陈寿却没有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方技传》中提到曹操采纳许芝的建议,请管辂卜卦。因此,夏侯渊之死是否被提前预言,正史中查不到依据。
《三国演义》中除了第六十九回书写到管辂占卜外,还写了管辂为曹爽手下何晏、邓飏卜卦,说他们是“鬼幽”、“鬼躁”,意思此二人命将不久。果然,第一百十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中,就写到此二人被司马懿所杀。这件事情,却能从《三国志·方技传》中找得到依据。而且,正史中清楚的记载,管辂为何晏、邓飏卜卦是在曹魏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罗贯中引用管辂的故事,一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知识厚度,毕竟此人在三国时期有很大的影响。二是略写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管辂占卜的方式,减缩了本文。第三,但凡写这类事情,基本上是为了铺陈故事,增强悬念,是小说伏笔的一种常用的写法。读者为了“验证”管辂的四句预言,就得继续往下看。因而,管辂卜筮,也不是玄幻故事,罗贯中更没有宣扬迷信的企图。
管辂的事情,还是比较可信的。《三国志·方技传》说:“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陈寿依据当世传闻,效仿司马迁《史记》扁鹊、仓颉事,存录了华佗的医术、朱建平的相术,周宣的相梦,以及管辂的卜筮等方技术士的事迹。陈寿生于公元233年,管辂死的时候,他已经24岁了。所以,有些故事,陈寿应当是亲耳所闻。
管辂卜筮,说白了就是《周易》的应用,还是有点依据的。陈寿在记载这个人物及事迹时,也是很谨慎的做了说明,既然太史公可以记载这些事情,说明这类方技也是可以入史的。
《三国演义》写这些故事,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罗贯中通过管辂的卜筮,似乎是在传达一些正能量。凡事做了善事的,管辂都帮助他们,比如,管辂为少年赵颜添寿等等。这则故事虽然没有被收录进《三国志》,但却表明了罗贯中把方技写进书中的意图。
左慈、管辂的故事是不是很玄幻其实一点都不玄幻。上文讲到,左慈的幻术,就是戏法、魔术。只不过,左慈的技术很高妙,又经过小说家的夸张渲染,便显得有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了。其实,现代魔术中,也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戏法,让人感到异常的玄幻。《三国演义》故事中,罗贯中还是通过曹操不信邪,戳穿了左慈的把戏,来表明自己对左慈之类的幻术的质疑与批判。在左慈之前,罗贯中还写到一个比左慈还装腔作势的道家神仙,这个“神仙”就是被孙策斩杀的于吉。
这个于吉很能蛊惑人心,所到之处,普施符水,竟然能够引来万人空巷的膜拜。这天,小霸王孙策正在与众将商议大事,于吉忽然前来游街。这伙东吴大将们听说于吉来了,会也不开了,纷纷下楼去跪拜。孙策大怒,立即命人把于吉捉到跟前。孙策当面指责于吉:“狂道怎敢煽惑人心!”
于吉便对小霸王的喝问,便信口雌黄道:“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从于吉的这番话中,不难读到,罗贯中这是在隐写黄巾起义,张角当年也是号称得到了于吉的这部书(又叫《太平经》),便举起了起义大旗。以罗贯中的立意,于吉,应当得名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的“吉”字。
于吉此人,在《三国志·孙策传》中有记载,说法与《三国演义》基本一致。但是,却没有罗贯中笔下所写的那样,被孙策斩杀后,这个“神仙”竟然处处出现,向孙策索命。孙策死后,书中便再也没有出现于吉,说明此人并非神仙,杀死了就杀死了。至于索命者,大概应当是于吉的徒子徒孙们在装神弄鬼。
孙策之死,肯定与于吉无关,要说有一点关联,大概是孙策斩于吉时,因怒气激发了旧伤。此时,应当是孙策遭许贡家将刺杀之后。但是,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注《江表传》所言,孙策杀了于吉,便没有出现《三国演义》中“阴魂不散”的事情。
孙策斩杀于吉,十分的应当,此类“妖道”不除,江东人心便难收拾,九州八十一郡百姓便难得安宁。
罗贯中写于吉的故事,大约是为了讨论黄巾军的事情。此时,“黄巾余党”尚未完全消除,在孙策斩于吉的故事之前,便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途中,关羽收录了参加过黄巾起义的廖化,赵云则斩杀了廖化的同伙裴元绍。
《三国演义》经毛宗岗父子修订,明显有尊刘倾向。因而,通过孙策、刘备对待黄巾军余党的态度,也表达了这一主题。
同样,左慈,管辂的故事也是出于贬曹的目的,在正史记载的基础上予以夸张,并且,赋予其含义。罗贯中其实是很慎重的,在写这些“玄幻”故事的时候,不忘通过另外的细节,揭穿了其中的奥妙。于吉死了便死了,左慈的把戏也被曹操识破。
管辂的故事其实并不玄幻,除了有陈寿的记录外,这位名冠三国的术数家,并没有被罗贯中写成通天彻地之人。书中的管辂,绝没有被神化的袁天罡、李淳风那样的通天彻地之能,他就是一个精通《周易》之人。
两汉是《周易》研究的第一个顶峰时代,这部神秘的典籍被上升到哲学高度,诸如管辂这样的人,应当是作出了贡献的。管辂死后,留下了《周易通灵诀》、《周易通灵要诀》、《破躁经》、《占箕》等著作,在《周易》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倾全国之力研制光刻机?
我们肯定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没有国产光刻机,就没有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更没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起来就会更有难度!
中国是唯一一个具备独立生产光刻机能力的国家生产一台光刻机所需的零部件超过了10万个,涉及到精密仪器制造、大型光器件制造、化学液体与气体制备、高精度探测和软件等众多行业。虽然荷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生产商ASML的所在国,但并不能提供光刻机所需的所有零部件,绝大部分光刻机零件都要依靠其它国家提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所以我国具备生产光刻机所需所有零件的基础条件。
我国光刻机三大件的研究进展由于光刻机所需的零部件数量众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就以光刻机的三个核心部件光源、物镜、工作台为例说明,因为这三大件直接决定光刻机的性能水平。
光源:我国在固态激光技术上颇有成就,已研制出固态深紫外光源(DUV),但离美国研制的CO2 EUV激光器的13.5nm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的EUV光源的研制,正处在产业化的临界点。物镜:光刻机物镜是由20多块大型镜片组成,设计难度极大,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我国长春光机所于2002年研制国内第一套EUV光刻原理装置,于2016年成功研制了波像差优于0.75 nm RMS 的两镜EUV 光刻物镜系统,2017年32nm线宽的13.5nm极紫外光EUV光刻曝光系统通过验收。工作台:工作台最大的难度在于双工作台的控制与同步精度,清华大学朱煜教授带领的团队在2014年研发出工件台样机,掩模台/硅片台同步扫描指标实测达到MA:2.2nm、MSD:4.7nm,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我国光刻机的整体水平上海微电子是我国技术水平最高的光刻机生产商,但现在所能提供的最高水平的光刻机只能达到90nm工艺,预计明年年初可实现28nm光刻机试产,下半年实现规模量产。《中国制造2025》将EUV列为了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发展重点,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EUV光刻机的国产化。
芯片是工业的粮食,没有自主芯片做保障的工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好在我们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集中全国范围内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兵力,攻克拦截在我国自主生产高性能光刻机道路上的一道道难关!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
书生,便是读书之人。多用于古代,指封建社会中的秀才。我们会经常看到古文小说中“穷书生”的称呼。在封建社会中,若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想出人头地,只能依靠知识来扭转乾坤。而穷书生多是身无分文,只有知识傍身。其实书生的特点不只是穷,旧时的读书之人,只能通过考取功名来崭露头角,而科举考试的形式,又致使书生们的苦读,大多只是注重书本知识。他们期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但却往往终日以书为伴,却不善交际,脱离实际,如此时常不得志。但骨子里的不屈服,使其成为一个个自视清高,又郁闷悲怆的知识分子形象。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七言律诗《杂感》:
原句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作者一生,壮志难酬,穷困潦倒。而此句是说:十人中有九人可以以白眼相向,最没用处的便是书生。透露着书生空有知识,却有志难伸的一种辛酸、落寞和伤感。虽是一幅自嘲之态,却寄予了对世态炎凉的悲愤。
唐代杨炯,在《从军行》中作: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愿做个下等军官,为国冲锋陷阵,出一己之力,也胜过做一介书生,只会雕文琢句。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才大无用,只显斯文迂腐。报国无门,只能将生命的激情置于悲怆苍凉之中而独自白头。这便是封建时代无法以文才知识报国的书生,似乎成为百无一用的弱势群体,甚至又手无缚鸡之力。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生本是青春朝气,奋发昂扬的象征,有着受人敬慕的身份,却以终未化为功名,而又无入世之资本,便只能成为弱势的无能。
苏轼《行香子·寓意》: 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苏轼一生数次身居高官,而自己作为书生又有何屈辱之处?有何荣耀美名?那些朝中的亲贵能够得势,无非是干了些逢迎拍马的勾当。而忠良书生,不会一味地用歌功颂德和谄媚的辞赋乐章,去敬献君王。又不会以摧毁自己几十年学识真理的追求之路,而背叛良心去做刻意的谋官之策。
即使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也不得终日沉郁叹息。要像汉代蜀人严君平,在成都开个问卦店铺,自甘寂寞;像西汉末年的隐士郑子真那样“宕谷躬耕”。这也是中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在不得志时却不曾终日陷入缺憾、失落与愤懑之中,选择退隐而归于自然,寻求自我解放,无牵无挂,无所名利。无能于世界纷扰,人情冷漠。愁苦的出路,也是一片混沌迷茫。再多的不平之名,也无法将自己挣脱于困惑。只有自我取暖,重新燃起希望之志,不负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以所学之理,进取更高境界的人生。
更多精彩原创,欢迎关注“Jumine 乐铭文艺”。每日相约,追随文明光影,解锁文化密码!
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按照史书记载,华佗之死乃是为曹操所杀。当然了,曹操杀他并不是因为华佗要给曹操的脑袋开瓢,而是华佗不给曹操面子。
华佗在当时确实是村里有名的大夫,一手针灸之术可谓出神入化,治过不少人。此外他也精通外科手术(不然也不敢闹着给曹操脑袋开票),还发明了“麻沸散”、“五禽戏”。
诸如《三国志》、《后汉书》等等史书,都记载不少有关华佗神乎其技的医术,基本上就是听他的就药到病除,不听的早晚丧命。
总之,华佗医术很牛,而他也因此进入到曹操帐下。
当时曹操患有头疼病,遍寻良医,都未曾见效。
于是乎,荀彧给他推荐了华佗。
自此,华佗便开启了“身不由己”的悲惨生涯。
不得不说,这华佗医术确实了得,曹操寻遍良医而无解的头疼病,到华佗这里几根银针那么一扎,立马见效。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华佗目前的医疗方案,对于曹操只能是缓解头痛,并不能彻底消除头痛。也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
这使得曹操逐渐离不开华佗,于是华佗便成了曹操的专属医生,需伴其左右,随叫随到。
而华佗这个人,平日里自由惯了,在曹操这儿呆着很不舒服。
这里估计会有人问了,给曹操当亲随,那不是很好吗?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伴曹操左右,华佗前途无量啊。
但事实上,华佗并不快乐。因为在那个时代,医者是“方技”,属于贱业,为人所看不起。华佗虽然是曹操亲随,但地位并不高,就连曹操自己,都看不起这个能给自己治病的人,称其为“鼠辈”。
当时华佗被下大狱,荀彧为其求情,曹操说:
“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甚至于华佗自己都以之为耻。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此外,曹操生性多疑,华佗随其左右,更兼管起健康大事,所受猜疑拘束,定然不少。
相比之下,华佗游医于乡里,不仅不受拘束,还不会受到那些高位之人的鄙视。所以华佗并不想待在曹操身边。
这也是为什么华佗老想着要给曹操脑袋开瓢,其目的就是想给曹操来一次开颅手术,彻底根治其头疼病。但是,在那个时代,开颅手术太过前卫,曹操不可能答应华佗。
当然了,曹操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考虑到华佗常年离家在外,思乡之情甚浓,恰逢华佗妻子送来家书,让其回家看看,便放他回去了。
但自由总是短暂,没多久,曹操头又开始痛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华佗,于是连忙派人去请华佗回来。
而此时的华佗好不容易回来,自然是不愿再去。于是便以妻子生病为由,一拖再拖。后来曹操实在忍不了,派人去华佗家中调查,看到底是真是假,结果发现华佗在撒谎,他妻子根本就没病。
这可把曹操气得够呛。
在他看来,一个“鼠辈”,我连番征召你不来已经是不像话了。居然还编出理由来哄骗于他,害得他遭受病痛折磨,这无疑是不给他面子,成心作弄。
“佗……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于是乎,华佗被曹操抓了回来,投入大牢,受尽酷刑,最终死在了牢里。
其实站在曹操的角度,再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杀华佗并不是没有道理。首先医者社会地位较低,曹操本就看不上华佗。此外,华佗作死,不奉征召,还出言欺骗,算起来可是“欺君之罪”。
值得一提的是,华佗死于公元208年,即建安十三年,大概就是赤壁之战那个时候。而《三国演义》中关羽中箭找华佗刮骨疗毒是襄樊之战,发生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当时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但在攻打樊城时却被曹军弓弩手所伤,右臂中箭,翻身落马。
那已经是公元218年,也就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华佗不可能给关羽刮骨疗毒。不过,关羽刮骨疗毒一事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中有过这么一段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龙臂,后创虽愈,每鬣阴雨,骨常疼痛,医日:矢镞有毒,毒入十骨,当破臀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臀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瓶流离,盈子盘器,而羽割灸引洒,言赞自若。”
不过这里并没有记载给关羽刮骨疗伤的医者是谁,所以也就给了罗贯中编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