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基金,中国十个大科学装置都有哪些
微子基金,中国十个大科学装置都有哪些?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丛书,王贻芳作为作者之一,主编了《探索宇宙“隐形人”》《探索微世界》两本科普图书。
本项目力图呈现中国科学院历时数十年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置的成果,内容涉及我国科技领域最前沿、最重大的几个大科学装置。
本项目以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及其科技成就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核电站、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等高精尖大科学装置是什么、研究什么、其中的科学原理、取得怎样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等内容。
随文配有大量非常直观、形象的图片,并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链接相关视频,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给爱好科技的社会大众。
北京时间——长短波授时系统
Beijing Time----BPL and BPM national time service systems
内容简介:介绍中国长短波授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社会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并力图以通俗语言讲述时间测量、时间特性和时间应用中的有趣问题,是一本可读性较高的科普读物。书中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链接相关视频,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
作者介绍:窦忠,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心副主任,编著的《教你认星星——探索星空的奥秘》获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百部青少年优秀图书”之一。
探索微世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Exploring the Microscopic World: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内容简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中国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大科学装置,本书旨在揭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神秘面纱,介绍中国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原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作品科学严谨,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微观世界的神奇。书中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链接相关视频,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
作者介绍: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完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提出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方案,并率领团队完成了实验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因在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评为2012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第六届周光召基金基础科学奖、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5年第20届日经亚洲奖、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种子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Noah's Ark for Chinese Seed Plants:The Seed Bank of the Germplasm Bank of Wild Species
内容简介:用专业的眼光、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介绍了植物多样性目前面临的危机,重点讲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培育、保护珍稀种子的精彩科学故事。揭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书中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链接相关视频,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
作者介绍:杜燕,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研究人员,主要负责该库野生植物种子资源的保藏和种子形态学研究工作。参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2009-2020年运行项目”“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及整合共享”等重大项目。发表过多篇植物学论文,主编《青藏高原特色植物种子》一书。
巡天遥看一千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LAMOST
Survey overlooking thousands of galaxies - The king of the spectra LAMOST
内容简介:LAMOST这一中国独创的大视场巡天望远镜是当今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的建成给人类安装了一只一次观测几千个天体物理化学信息的“观天神眼”。 本书全面介绍了LAMOST这一领先于世界的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共享了LAMOST成功获取百万级光谱数据的富有趣味的故事。
作者介绍:赵永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世界数据中心天文学科中心主任。
崔向群,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探索宇宙“隐形人”——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Capture the Invisible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集体编写完成。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什么是中微子,什么是中微子振荡,什么是大亚湾实验及其工作原理,它是如何设计、研制和建造出来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做什么,以及它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等大众甚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随文还以知识链接的方式,介绍了一些关键的科学事件、卓越的科学人物。书中配有大量非常直观、形象的图片,并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链接相关视频,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适合爱好科技尤其是对中微子物理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完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提出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方案,并率领团队完成了实验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因在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评为2012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第六届周光召基金基础科学奖、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5年第20届日经亚洲奖、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杨振宁在世界级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的科学成就
20世纪初,物理学笼罩在两朵乌云之下,这两朵乌云的解决是依赖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到了1930之前,这两朵乌云就基本被解决了。所以,没赶上的物理学家还挺难混的。比如:DNA双螺旋的4位发现者,3位是物理学家出身。
杨振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理论物理学打拼,他的成就有杨米尔斯理论,杨巴斯特方程,宇称不守恒等十几个大的科学发现。最终以宇称不守恒的成就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杨米尔斯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骨架理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杨振宁的影响力
因为如此重大的科学成就,杨振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十分重大。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在国内招募了许多国际顶级的科学家来中国工作,其中就包括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薛其坤。
其次,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建成了几所高级研究院,其中清华的高等研究院已经是国际上十分顶尖的研究机构。
其实,他还是很多学术奖项的评委和顾问。这当中就包括邵逸夫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等。
应该说,杨振宁可以算得上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你觉得下一个类似相对论的科学理论或类似爱因斯坦的科学家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答:个人觉得会在本世纪出现,其实已经有理论在逐渐向终极理论靠拢了。
纵观整个科学的发展史,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激发更高层次的理论诞生。
比如牛顿力学诞生前,占星学家迫切希望行星运动规律得到更本质的解释,哲学家希望有一套解释事物发展的法则。
在牛顿出现之前,伽利略总结得到了惯性定律,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行星的运动数据被人类掌握,但是缺乏一套解释天体运动本质的理论,这时候牛顿力学孕育而生。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也有着不可或缺背景,比如迈克尔逊-莫雷的光速不变实验、光电效应、原子模型、黑体辐射等等。
正是这些问题,逐渐引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但是实际当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
(1)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何物?
(2)黑洞内部的物理规律是什么?
(3)量子纠缠的本质是什么?
(4)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
(5)宇宙命运如何?
……
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现有科学体系下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相信在将来必定会诞生全新的理论,使这些问题通通得到解决。
如果有幸,或许在21世纪,就能出现一次物理学的革命;比如上世纪末诞生的超弦理论,就被认为是终极理论的候选者之一,只不过超弦理论过于艰深,理论发展和完善还需要时间。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一些人认为诺贝尔奖是西方奖项?
关于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生前设立的奖项。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签署遗嘱。大致内容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由来,诺贝尔按他个人愿望设立奖项,与西方的政府、议会无关。
“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5份,其分配办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做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做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问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做出过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
这就是诺贝尔五个单项奖的由来。
这里要特别说明;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非诺贝尔遗嘱奖。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简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物理和化学奖金,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生理学和医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授予;文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授予;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来授予。
这就是诺贝尔奖如何产生的依据。
至于由瑞典诺文学院和挪威议会分别评定“文学奖”和“和平奖”,这是诺贝尔生前的愿望,后人只能尊重他的个人决定。
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
这表明了诺贝尔奖针对的是全球最杰出科学家,不受国籍、人种、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
所以,诺贝尔奖不是西方自娱自乐的游戏。例如科技研发实力很强的日本,迄2021年已有28人名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经常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有众多尖端技术成果例如;特高压输电技术,量子计算和量儿通讯技术,中微子物理性质研究、核聚变(人造太阳)技术研究、稀土分离技术、光纤研发技术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笔者认为;由于诺贝尔奖评选具有有一定滞后性(例如屠呦呦获诺奖就滞后了42年),所以他们仍有可能最终获奖。
无端猜嫉诺贝尔奖是西方人的奖是有失偏颇的,也违背诺贝尔先生生前的初衷。随着中国正在变为科技大国,对科研的投入和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一定会不断产生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也将成为常态。
李政道是怎样成为科学大师的?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
[1]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2]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
[4]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5]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6] 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
[7]中文名
李政道
外文名
Tsung-Dao Lee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
人物关系
秦惠箬
妻子
秦惠箬
妻子
李中清
儿子
吴瑞
学生
吴大猷
老师
束星北
老师
人物经历
1926年李政道出生于上海。
1943年在江西联合中学毕业。
〔8〕学术活动
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学。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年-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
1960年-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1年受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年-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年-198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70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84年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
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988年在北京主持召开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
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1986年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
1986年任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朱镕基、温家宝同志接见李政道
1988年任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1997年-2003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90年成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人物轶事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出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新增)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实乃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人物贡献
李政道的研究领域很宽,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
李政道
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
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等!是我国重要人员。
-
上一篇
dnf暗帝技能,dnf暗帝怎么样 -
下一篇
原神怎么把主角变成火,原神大锅怎么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