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简介,年年交那么多钱划算吗?
理财专家简介,年年交那么多钱划算吗?
你能想到,自己购买养老金来填补自己退休以后的这个生活支出,还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的养老金亏空窟窿很大,尤其是东北三省。显然靠社会养老已经不可行。毕竟现在是社保养老仅够温饱,企业年金不能掌控,养儿防老不堪负重,您选择商业保养来作为自己养老的补充还是非常明智的。
退休了,喝粥了,好烟开始不抽了。年纪大了,身体差了,生病害怕了。后悔了,估计了,开始想儿念女了。住院了,花钱了,活着,活着没有尊严了。这就是现在普遍的社会养老现象。
年轻时不做规划,年老时生活没有保障。今天不买保险,老了没有保障。就目前现行的理财产品,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可以代替年金保险。可以为您的老年生活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的支持。所以,趁现在年轻买年金保险还是非常必要且划算的。毕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多一份储备,老了多一份尊严。而且我们知道现在利率下行通道,你比如日本,荷兰,他们的利率都是没有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按照国际惯例,利率一旦进入下行通道,很难再上调回来。那站在现在看未来,我们现在的利率还是非常高的。你现在买了那个年金保险是以比较高的利利率来买的,那以后您每年可以领到的钱就相对比较多。
所以不管是从这个利率的角度,还是这个养老的角度,现在买年金保险越早越好,还是非常划算且必要的,买到就是赚到。本人是专业的银行金融理财师,我们行新推出的一款年金保险是现在市面上利率最高保障最全的产品,如果您需要的话可以直接咨询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为什么有的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
为什么有的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
一、廉价交谈模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假如说你是拥有信息的一方,你如何把你的信息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对方相信你所传递的信息或者相信你传递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传递的行为,都要符合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利茨教授所提出来的高成本,也就是说你所传递的信息要想说服别人的话,那前提一定是这个传递的信息的成本要足够高。
我所说的这些信息的传递,行为和语言相比,行为的成本会更高。用语言表达这种方式很廉价、成本较低。所以说行动就比语言要可信。法国人有这样的谚语:语言是矮子,行动是巨人,就是说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行动是比语言更有效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
比如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女生很想知道男朋友是不是真正的爱自己,有时候不单纯是看对方的语言上的表现,还要看对方的行动,或者要不要买一颗钻戒、项链、手链等等,那我们认为这种行动更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定会面临一种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对方的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进行,而不是通过行动来传递,这种传递信息当然它的成本很低廉,这也是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传递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到医院看病,大夫会对我们病情进行诊断,有的时候会让我们去做一些检查,比如,做一个核磁共振、做一个CT、做一个B超、做一个血液检查等等,会安排我们去做各种各样的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大夫和我们的交流主要就是语言,大夫的这些话可信不可信?还有我们去银行去买理财产品,银行的理财经理也会给我们推荐这一款或者那一款理财产品,这些银行客户经理的话是不是可信?或者说什么情况下他们的话才比较可信?什么情况下专家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他人的语言信息,这些语言到底是可信还是不可信?我们今天来讨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果对方是用低成本的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话,我们如何去识别信息是可信还是不可信。
在博弈论中讨论这一类问题的模型,博弈论的模型,被称作叫“廉价交谈模型”,廉价交谈模型如果用我们更通俗的话来讲,可以把它称为是叫“空谈博弈”,在一个空谈博弈中,博弈的双方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通过谈话来进行交流,而且谈话是没有成本的,这个对双方的收益不构成影响,但是它会影响大家的行动,一旦你采取了行动就会影响你的收益。
比如说大夫告诉我们要去做一些检查,那他传递这个信息,其实不影响我们双方的收益,既不影响大夫的收益,也不影响你的收益,只有当你决定去检查或者是不去检查,采取行动的时候,才有可能给你带来收益或者是损失,因为要花费你的费用。换句话说,在这个空谈博弈或者廉价交谈博弈中,传递信息的行为本身对双方的成本收益没有影响,因为它非常的廉价,只有在后续的采取的行动中对双方的收益才产生影响,所以这个是廉价交谈模型或者是空谈博弈。
在空谈博弈中,对方向你传递信息,我们要考虑这个信息是不是可信,比如说刚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去医院看病,大夫让我们去做这个检查做那个检查,那这些检查是不是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要不要接受大夫的建议。同样我们到银行去买理财产品,客户经理一会向我们推荐买一点纸黄金、一会儿向我们推荐买个信托、一会儿向我们推荐买个保险,那这些客户经理的话是不是可信?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我们就要从博弈思维的角度对对方的行为进行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这里很重要一点,就看你和对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如果说你和对方的利益是很接近、双方之间利益存在一致性,那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讲,对方向你传递的信息相对就会比较真实,如果说你和对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只要存在利益不一致,在这个空谈博弈中,一定会存在一个说胡话的均衡。
二、什么叫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叫说瞎话呢?就是对方给你胡说一气、乱说一通,这样一来,如果你是缺乏信息的一方,你知道这一类博弈中存在一个说胡话均衡,简称胡话均衡,那你最佳的策略就是不用相信。比如说,回到刚才给大家提到我们去看医生,在这两年,我们中国的医药体制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变化是什么呢?就是以前我们去医院看病,挂号费用是比较便宜的,现在呢,我们做了医疗体制改革之后,我们去挂号都要支付医师服务费,看病除了药费之外,现在又多了一项叫医师服务费,很多不明就里的患者以为医院又向我们大家都收钱,对此不太满意,实际上这个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这么讲?就是因为在没有进行改革之前,医生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我们大家的挂号费,而是来自于他给我们所开的处方、药费的提成、做各种检查的提成,这样一来,如果医生被这些医疗厂家、医药厂家的收买,我们过去都知道医药厂家都要养很多的医疗代表,这些医药代表要明里暗里的去行贿医生,让医生多开他的这种药,这个药有时候可能未必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很多的患者,就怀疑医生为了吃回扣会给我们乱开药,我吃了这个药没有毛病还好,如果说我病情恶化了,那患者就会怀疑医生拿了回扣之后没有尽职,从而对医生采取报复等等的一些方式,所以说,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非常恶性的新闻,就是对医生打骂,甚至是伤害的这种事件,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看到医生就会为了减少自己的医疗责任,因为说不清楚,怎么减轻这个责任呢?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让大家去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你把检查都做了,有检查的结果在那里,就证明我的诊断是没有问题的,从而说我开了这个药,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说,有的时候医生让我们大家去做各种各样的诊断检查,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措施,也就是说是更符合他的利益的。
但是这些检查,往往对我们患者来说,是一个昂贵的支出,特别是如果你本身并不需要做这些检查,就可以把这个病情诊断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额外再做这些检查,是不符合我们患者利益的,但是它符合医生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医生的话相对就不是那么的可信,因为他的利益诉求和你的利益诉求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同样的道理,银行的理财经理,他的利益诉求和我们作为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说他可能更希望向你推销一款对他来讲提成比较高、奖金比较高的理财产品,而你是想购买一个比较稳妥、低风险的、又有一定收益的产品,这样一来,双方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你会发现,你的利益和理财经理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他可能会向你推荐一款高风险,但是对他来说提成收入比较高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建议就是一派胡言,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胡话均衡。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建议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那你就可以不用理他,也就是说在胡话均衡中,对方专家也好,不管是医疗专家还是理财专家,各种各样的专家,他所提出的这种建议,是不值得我们去采纳和相信的。反过来,如果说你的利益和对方的利益比较一致的话,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对于提出建议的人来讲,那他如实的提出符合你的利益的建议,你并且的采信这个建议,是符合你们双方之间利益的。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为了把这个利益关系拉近就需要可能找一些其他的办法,你比如说,我也到医院去看病,有的时候也是需要托关系、找朋友,找到和自己有一点人际关系的医生,来帮助进行诊断,这样就可以避免做一些无谓的检查,而且这个医生也知道你也不会对他恶意的投诉,你对他也会信任。所以这时候,医患关系相对就比较融洽一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在空谈博弈中,要想让语言、谈话能传递信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消除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让交流的双方之间有尽可能一致的利益关系,这个时候,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才是有效的,否则的话,就没有任何参考的价值。就形成了我所讲的胡话均衡,就是在均衡的时候,提供建议的人、提供信息人是一派胡言,听到信息人不予采纳,这个信息交流就是无效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是我刚才提到的医疗的体制改革,还是我们以后商银行的这种理财销售方式的改革,我们都需要考虑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不能摆正的话,这种信息的传递就是无效的。专家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三、总结全文这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用博弈论分析“专家为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博弈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叫廉价交谈博弈,也被称做空谈博弈,希望通过这个分析和博弈的介绍,让大家意识到,当我们面临信息不对称,只能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的时候,我们如何去识别对方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是可信。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最根本、最本质的原因。
为什么黄金白银价格会上涨?
今年以来,黄金白银价格走势确实非常抢眼,都出现比较大的涨幅。而且最近以来白银的表现更胜黄金。金银价格上涨主因多方面因素利好支撑金银价格走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黄金白银同属贵金属,价格走势具有一致性,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黄金白银同涨!1,黄金白银同属贵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避险功能,和抗通胀的作用!今年全球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各个国家为应对风险增加避险资产的储备。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球处于持续量化宽松状态。货币超发,通胀上行压力增大。黄金白银作为资产具有保值抗通胀的作用,这个大的基本面支撑了金银价格的上涨!
同时全球市场不断增加量化宽松规模,导致松流动性泛滥,市场资金对贵金属投资需求增强,资金流入贵金属市场增多,尤其今年以来,黄金白银ETF基金持续增持金银,黄金白银市场受资金追捧,投资者看涨金银价格情绪不断增强,黄金白银市场持续的资金流入也推动了金银价格的上涨。
2,疫情爆发增加不确定性风险,黄金白银避险作用增强。新冠疫情自今年3月份在全球大流行之后,当前部分国家还面临二次爆发的风险。尤其像美国情况依然非常严重。为了应对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以及大面积的失业问题。美联储当下也在持续酝酿更大的刺激政策和进一步的纾困计划。量化宽松加码美国的印钞机加速印美元,美元将面临进一步的超发和通胀风险。这使得人们买入金银以应对风险!
美国疫情二次爆发风险当下尤为严重,为应对由此造成的经济萎缩压力和失业危机。美联储预期将继续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这促使美元不断走弱。美元和黄金白银价格走势正常情况下处于负相关属性,美元的持续走弱也支撑金银价格的走高。
3,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今年更加复杂和动荡,也激发金银避险买需。
一方面是地缘政治冲突频发, 中东战火不断,朝韩关系再度紧张,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上升。此外美国行事也越来越危险,当前美国所作所为越来越朝着孤立和逆全球化方向发展。疫情影响之下,种族矛盾,中西方冲突更加强烈。
尤其中美之间的局势日益紧张,美国已经之前的贸易战到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和打压直接上升为政治挑衅。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关闭休斯敦总领馆,之后特朗普还扬言威胁可能会关闭更多中国驻美外交机构。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要跟中国断关系啊。上周还说要禁止中国共产党员及其家属在美国旅行禁令,现在又变本加厉。美国在接下来可能对中国使出更加疯狂的举动,中美关系的紧张,也推动黄金白银贵金属避险情绪,支撑金银价格上涨!
从上述这些方面来讲,黄金白银同属贵金属板块,基本走势趋于一致,在基本面多重因素支撑的情况下,黄金白银价格都出现上涨。
其次,黄金白银属性有差异性,两者同时上涨却也产生分化!1,避险属性上,黄金要强于白银。因此在前期市场风险情绪比较大的时候,黄金价格上涨更加强势,黄金价格当前已经突破1870美元,离2011年历史高点也仅有一步之遥。白银走势虽然也是上涨的,但是走势反而相对滞后。在两者都被避险情绪推动的情况下,前期上涨要慢一些。所以从走势的相对位置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金价已经快逼近2011年历史高价1920美元,而白银价格却刚刚突破底部调整区间。
2,工业属性上,白银又强于黄金。在当前全球不断出台刺激措施支撑经济发展,以及新冠疫苗不断传出新进展和好消息。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不断增强,白银的工业需求预期得到提振。所以我们看到当前,黄金白银都在上涨,但是从近期实际的走势来看,白银上涨走势反而要比黄金走势更强烈。
3,从金银比上来看,白银走势正在增强,白银上涨速度正在超过黄金.金银比例代表购买一盎司黄金需要多少盎司的白银。当前金银比走势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在黄金白云价格同时上涨的情况下,金银比值下降。说明白银上涨速度逐渐超过黄金的上涨速度,这种情况之下后续白银走势可能将更加凌厉!
总体来看,黄金白银同属贵金属,属性具有一致性。在整体基本面利好支撑下金银价格持续上涨。因两者某些方面属性的强弱,金银价格走势在同时上涨的情况下速度上出现分化。黄金前期走势更强。白银价格走势后来居上,上涨更加猛烈。因此不排除后期白银价格继续出现补涨情况!
所谓的理财专家或名人是否靠谱?
在中文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词,叫做“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
如果你去百度搜索“民科”,可以发现成千上万个“民间霍金”。比如有一位叫做“郭英森”的下岗工人,上过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提到了“引力波”一词,后来被冠之以“诺贝尔哥”,成为网络上非常走红的“民间科学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虽然有不少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专门跳出来“打假”,或者指出这些“民科”宣传的理论的荒谬之处,但是并没有妨碍这些“民科”在网络上走红,甚至还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类似的情况,在金融投资领域也非常多见。比如我们在一些用户访问量比较活跃的网上金融投资社区里,总能找到一些大V。他们动辄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上千万的粉丝量。这些大V们的发言,被粉丝们奉为经典。基于他们庞大的粉丝数量,这些大V也经常推销各种投资策略或者基金等理财产品。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基金定投。在笔者写的一系列文章中,对于基金定投有比较深入的分析。但是在一些网络大V的鼓吹之下,有不少年轻人将自己每个月仅有的几百/几千余额全都交给了基金公司,在自己被“剪羊毛”的同时还不停的为之拍手叫好,让人惊叹无语。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母基金(FOF)。这一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被市场淘汰的“夕阳产业”,却在中国迎来了春天。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母基金规模和数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市场。那些向自己的粉丝鼓吹母基金的网络大V,功不可没。
这些例子,也从侧面体现出我国目前“投资小白”数量实在太多,“韭菜”割不完的现状。
跟从网络大V,进行各种投资理财活动,即使在10年前,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有不少网络大V的真实身份,大家无从知晓。很多网络大V用的都是假名,或者“艺名”,在个人介绍一栏里,你看不到他们的真实姓名,个人简历,供职的公司名字,职业经历等等。如果听从大V的建议,赚了点钱,很多人可能也就不去计较这么多了。但是如果亏损了呢?到时候去找谁负责?你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大多数传统行业里,保证服务提供商“良心行为”的,是他/她的职业资质。比如律师,需要通过律师考试。医生,需要执业资格。如果这些职业人士的某些行为违反了其职业道德,那么他们就会面临轻则吊销执照,重则坐牢吃官司的风险。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下,绝大多数职业人员不会信口开河,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但是,用“花名”在网上发表言论的“大V”则不受这些职业规范的限制。说得极端一些,如果可以赚一票大的,大不了把钱拿到手以后,把自己的账户注销,换个网名再去忽悠,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而轻信这些大V的网民,则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关注这个大V已经好多年了,他写的文章非常棒,我很认同。这可能也是一些大V很受欢迎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问题在于,文章写得好,和大V推荐的理财产品是否靠谱,以及大V本身的投资能力,完全就是两回事。有不少财经领域知名度比较高的大V,其出身是财经记者,或者观察评论家。他们有些人写的文章,确实好看,引人入胜。但是以史为鉴,我们应该牢记像赵括、马谡这样的例子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不要重犯赵孝成王和诸葛亮犯过的错误。
金融投资类大V在网络上走红,背后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投资,到底有没有专业门槛?
很多投资者对于投资的态度是:赚钱了就是好,亏钱了就是差。这是一种典型的“民科”型认知,有以下一些问题:
1)投资盈亏,体现的只是硬币的一面,即回报。但是它并没有体现硬币的另一面,即风险。
我记得在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大涨的时候,经常碰到社会各界人士,跑来喜滋滋的告诉我他在股市里赚了多少钱。
其中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位饭店的厨师。他年纪比我大一轮,对我说:“小伍啊,过去几个月我在股市里赚了40万。年初扔进去40万,现在变80万。我也没多看,就是随便挑了几支自己听说过的公司买进而已。”
我认识这位厨师大叔已经多年,因此看到他从股市中赚了一笔,自然替他高兴。但我当时就告诉他,应该见好就收,不要玩的太大。理由也并不复杂:这位厨师的年收入大概20~30万人民币,太太不工作,孩子还在读大学,家里开销都靠他一个人。全家的资产就是一套价值数百万的自住房。把整个家庭一年多的收入都投入股市,这种行为是疯狂的。赚的再多,也不值得鼓励。
在2015年上半年那个时段,我的这位厨师朋友非常幸运,恰好赶上了市场大涨的几个月。在那半年里,厨师的回报率为100%(年化200%),这能说明他是投资行家么?他是否以后就不用每天去饭店里做菜,而是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众人羡慕的基金经理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认识到回报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广大投资者需要理解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2)短期来说,投资的盈亏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说白了,运气好的时候能赚,运气差的时候就会亏。
投资传奇巴菲特在他写过的一封股东信中曾经提到:投资者在市场里投资,就好像水中游泳的鸭子。水上涨了,鸭子也跟着一起浮上来。浮起来的鸭子,以为往高处游是它自己的本事,殊不知这只是因为水位上涨了而已。
在广大投资者判断一个大V(或者基金经理)的水平时,最难的挑战,就是区分其投资业绩中的运气和技能。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如果只看某个大V/基金经理过去3~5年的历史投资业绩,我们根本不可能判断,其投资业绩在多大程度上是运气使然。如果投资业绩很大程度上受运气影响,那么其未来的投资业绩自然得不到保证。很多追随这些大V的粉丝,也在接下来“追涨杀跌”的过程中蒙受了投资损失。
3)很多人对统计学学的不太好,因此吃了大亏。
现在很多投资类网站,都会把一些大V的投资记录贴在网上,以告天下。在这么多用户中,我们总能找到几个非常厉害的“股神”,在过去X年里,投资回报上涨了N倍。于是,这位大神成了“社区传奇”,受到万千网民的拥戴。
我们暂且假设这些网络大V的投资记录是真实的(真要细究起来,这些所谓的投资记录是不是靠谱,有没有被审计过,都是可以推敲的。但在这里,我们暂且假设它们是真实的交易记录)。
问题在于,如果样本量基数足够大,我们总能找出几个表现非常优异的“大神”。
在我写的《大部分量化基金都是骗人的》一文中,我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猴子的例子,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读一下。
由于网络上的用户注册很不规范,审查也没那么严格,一个聪明人,完全可以在多个网站注册不同的用户名,然后在这些不同的ID下模拟管理不同的投资组合。只要他管理的投资组合够多,就一定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投资组合,在过去X年内显现出非常出色的投资业绩。
当然,我并不是说目前网络上的那些大V都是这么干的。但是作为一个理性和聪明的读者,我们应该对这种可能性有所警觉,不要堕入这种简单的统计学陷阱。
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我看来,在我们相信任何一个网络上的用户发布的信息,或者听从他/她的建议去从事一些投资活动前,最起码应该做以下尽职调查:
1)个人信息:对方姓甚名啥,什么职业,所在公司的名称,他的学历如何?工作经历?有何职业资质?有没有公司网站?
我看到不少网站上的大V,粉丝量不少,但是你如果去查一下对方的资料信息,除了一个花名以外什么都查不到。对于这样的用户给出的建议,你敢相信么?
投资理财,涉及的都是我们的血汗钱,背后体现的不光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还有我们对自己的至亲(爱人,孩子,老人)所负的责任。跟着网上一个连真名都不知道的用户,去买这买那,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投资态度。
2)知识体系:对方有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是否出版过相关书籍?写的文章是否符合逻辑,可信度高么?
3)投资能力:对方有多少年投资经验?管理多少资金量?投资回报如何?研究团队规模多大,如何搞投研?
4)投资哲学:对方有没有一套完整的投资哲学?该投资哲学和一些比较著名的投资方法是否相符?是否得到实证支持?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想省事,不花时间和努力去做最基本的学习和了解,那么代价就是你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机构来忽悠。个人投资者,能够做到的保护自己少受忽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知识,用信息和逻辑来武装自己,努力让自己不再成为任人宰割的“韭菜”。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位专家做的股票分析比较可靠?
我觉得我自己分析股票最可靠,2019年12月以来,我判断2019年股市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到现在一直是最准确的,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比我更准确的高手的分折和判断。(空口无凭,请看我的今日头条第1条为证)股市常有高手出,各领风骚就几天,各位股友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股市专家和大咖的分析,他们的投资失误也特别多,没有哪个专家是靠谱的,炒股一定要靠自己。股市没有专家,这一句话不一定对,但他有一定的道理。我一直认为股市的方向一直是大多数人认为方向的相反方向,所以不能有从众心理,这一点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