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游戏交易平台,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对世界历史有哪些发展?
好望角游戏交易平台,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对世界历史有哪些发展?
要了解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对世界历史有哪些发展?首先来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海。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时间相差近一个世纪,但是他们航行的规模、航程和航海技术不同,他们航海的背景和目的不同,结果和影响也就完全不一样。对其进行比较, 有助于我们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认 识。二者都对两个世界汇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世界的大变革。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规模、航程和航海技术不同。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 阙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 丈。小者有长二十八丈,阔一十二丈;长 二十四丈,阔九丈四尺不等型号的船只共七种。
1405年,郑和奉命下西洋。航行船队由2 0 8艘海船组成。船分五种,宝船、水船(水船可装淡水千余大桶,足供千人一年之用)、马船、粮船和战船。
宝船总体重量1500吨,有9桅12帆(桅之大 者长十四丈帆阔八丈)宝船是郑和的旗舰,外国使节可乘坐,因满载赐给各国国王的礼物和各国进贡的奇珍异宝,故称宝船。
郑和下西洋人数最多时有27800人。其中包括使臣、官校:旗军、勇士、通事、民稍、买办、书手、阴阳官、教谕、医生、药剂士和传教士等。郑和的远洋船队,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余万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但船队“云帆高扬,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在36国中 可分为五个部分,印度支那半岛三国,马来半岛三国,满剌观, 彭亨和急兰丹,马来群岛九国,旧港、苏门答剌、阿鲁、喃渤利、黎伐、那孤儿、爪哇、 孙剌和渤泥,印度沿岸十一国:古里、柯 枝.大小葛兰、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 甘巴里、锡兰山、涸山和榜葛剌;波斯湾阿拉伯沿岸五国:急鲁莫斯、祖法儿、剌撒、阿 丹和天方,非洲东岸五国:木骨都束、麻林 比剌、沙里湾泥和竹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航线有42处之多,其航程十余万里。
由此可知,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技术上, 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郑和航行对海洋气 象的观察十分注意,准确及时地利用信风为动力,船队往返行程的日期,就是当时当地信风规律的真实记录。
郑和船队远航时,在使用罗盘等航海仪器的同时,创造性地运用了天文导航并配合运用“过洋牵星"的航海术定向测距指引航行。这种“观日月升坠, 以辨东西;浮针于水,指向行舟"的航海技术,是一种讲究实用,保证航行安全的重要 方法,充分体现了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和高度的海洋科技水平。
15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普遍使用轻便 灵活、易于驾驶的小型船只。
哥伦布的旗舰 圣玛利亚号,是一只三桅四帆船,它依靠主桅和上帆凭借风力行进,载重量100吨,铺有甲板。其它两艘没有甲板,载重量一为50 吨,另一为40吨。三艘船组成了共88人的探险远征队伍。无论在船队规模、船只性能和使用罗盘的水平方面,哥伦布的三只船都是不能和郑和船队相比的。哥伦布的船只稳定性较差,他的旗舰航行至伊斯帕尼奥拉岛附近时触礁沉没。但哥伦布最终完成了到达新世界的航行的探险。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背景和目的不同明朝建国经过30多年的时间,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不仅人口、土地耕种面积增加,而且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手工作坊出现,特别是冶铁工业的 扩大,为造船业创造了条件。
继宋、元两代后,明朝的造船规模和制造工艺方面日益完善,所造远航海船,船体巨大而坚固。据 《明成祖实录》记载,自1403至1419年,共造大中小各类船只3027艘。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商业也活跃起来,从而促进了海外贸易。正是由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使郑和下西洋成为可能。具体的来分析一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开展海外贸易皇室王公贵族、地主豪绅非常需要香料、棗料和胡 椒等各种奢侈品,以满足贪婪的生活欲望。 当时中国的绸缎、瓷器、铁器、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等是可供出口的物资,用这些物品进行海外贸易就成了以物易物的主要途径。
巩固封建统治明成祖以藩王夺取皇位,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统治地 位,派郑和下西洋建立“光昭祖宗"的千秋大业,以谋求内外安定,因此对元末以来 逃亡海外的江南地主非消灭不可。朱棣刚上台“诸番夷多遁居海岛,中国军民无赖者潜 与相结为寇"海盗与流民、土著加流寓 使中外往来的海道十分危险。因此,派郑和下西洋,“在原来赍送皇帝诏旨之外,又增加了防范人民外出,招抚海岛流民,袭剿海中寇盗,维持该地安定的重要使命”。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当船队驶至旧港时,遇 上海盗广东人陈祖义的侵扰,郑和指挥官兵生擒陈祖义,解押回国处决。明成祖对800 多名回国的海外逃民“悉经赦宥……还乡复 业”。正是由于郑和下西洋,在近30年内肃清了海道,使东南一带内外安定,这才有1991年第7期可能使明成祖稳定漠北和西南边疆,社会经 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广交近邻远邦中国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 路”后,加强了中国和亚洲、非洲各国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开辟了海上 “丝绸之路”。
朱棣即位之初,表示要了解外国,通好他国的友好愿望'派郑和下西洋就是有力措施之一。郑和"赍诏往谕”,无非是让外国来学习中国,效法中国,从而步调一致, 这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充分说明郑和的船队不是用武力去征服各国,占领土地、掠夺财富; 而是让各国得到中国皇帝的赏赐,敬顺天 道,才能共享天下太平,用仁义感化各国, 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又一目的。
15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正在加强封建统治,西班牙尤甚。但有些国家正处于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因素。垄断中、近东贸易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威尼斯和热那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 发展比其它城市要早。“意大利就象一块陆地码头,伸延到蓝色的地中海之中,直到1453 年,这个码头堆积了各种从近东和远东运来的珍贵货物,而由意大利商人运往欧洲的内 陆各地”。
西欧各国的工商业也日益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和货币的流通,使封建所有制形式开始瓦解。手工业和商业迅速而普遍的发展导致了市场的扩大和贸易的发达,新兴的商业城市不断增加。各国商人, 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在本国统治阶级支持下到外地寻找黄金(黄金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在十五世纪末,货币已经把封建制度破坏和从内部侵蚀到何等程度,从西欧在这一时期被黄 金热所迷这一点看得很清楚。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还是黄金, 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 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 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西欧一批航海家的海外远航活动。欧洲人的地理知识,由于文艺复兴和旅行家的传说而有进步,人们相信地圆学说, 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造船和航海技术上进步是迅速的。14、15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中国罗盘计,在海船上普遍使用,对确定船的 航向有重要作用。西欧一些国家,很早就从东方得到贵重商品。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比较详 细地记述了东方各国,尤其是中国的物产丰富和富有黄金、珠宝、香料、丝绸和各种奇珍异品。马可•波罗在亚洲25年的漫游和传奇式的经历,在促进其后两个多世纪里的发现与探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哥伦布的远航肯定是为了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新航路,从而到达马可•波罗描述过的大帝国中去寻找 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控制了东西 方交通要道,对任来过境的商人肆意勒索。 西方国家中只有威尼斯、热那亚能继续插足于那里的贸易。当时,西班牙、葡萄牙、法 兰西和哈布斯堡帝国等民族国家已经成长起来,但“它们分享不到旧商路豹利益,急欲 开发它们自己的商路,以便打破成尼斯和热 那亚的垄断贸易"。
因此,西欧各国统治阶级千方百计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事业正是顺应了西方诸国国王、贵族、商人和市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哥伦布只有在地中海早期资本主义世界的迅速变迁之中,才有穿过地中海的可能。1503年,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信中说,“热那亚人、威尼斯人和其他国家的人 们……都走遍天涯海角去交换黄金。黄金是 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萩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皈。
从这封信 中,可以看出哥伦布航行的目的所在。正如恩格斯指出: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还是财富,一不是社会的财富, 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哥伦布不仅迷恋黄金,还迷恋于土地和特权。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给了他“寻找大陆 的岛屿的权利”,并答应了他的条件:
在新“发现"的土地上他和“他的后嗣 成为海洋司令、总督和行省长官” 。享有一切特权。哥伦布可以得到这些地区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 其他一切财物的1/10,完全免税。哥伦布可对在新大陆的其他船只投入资金总额的1 /6并取得利润的1 /6等。维护既得的 特权利益与对黄金的无限追求,势必对殖民地人民掠夺和屠杀,哥伦布当然也不例外。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后果和影响不同15世纪初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功绩不容否定。
郑和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印度洋辽阔海域,东到我国领土台湾,南至爪哇,西至赤道之南非洲东岸,北至波斯湾、红海以及麦加等亚非广大地区和国家,这是“明初盛事",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他作为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功不可没,在世界历史上应永垂史册。
在加强中国与亚洲各国友好关系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明成祖永乐22年中,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其中渤泥、满剌加、尼八剌(今尼泊尔)、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古麻剌朗(今菲律棉兰老岛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6个国家的8位国王9 人次亲自访问中国。明政府对各国访华的国毛优礼相加、赠赐之昂贵,古今罕见。永乐6年,赠渤泥国王玉带一条、金100两、银3000两和绫罗纱 绢等物,随行的150人也有赏赐”。永乐9 年,满剌加国王率540人的庞大使团访华,临行赠黄金100两、白金500两、钞40万贯、钱 3600贯、绵绮纱300匹等,其妃嫔、陪臣也有厚赏。永乐15年,苏禄国东、西、桐三王同时访华,明政府各赠玉带一条、黄金10。 两、白金2000两、罗锦文绮200匹、帛3砂 匹、纱10000锭、钱2000缗等。这一切都是为了鼓励“远人归慕之心”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者,重要任务是结 好友邦各国,各地国王、酋长都以隆重的礼节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在占城和榜葛拉(今孟加拉)国王亲自主持欢迎仪式,盛宴款待,互赠礼物。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1416 -1419年),在非洲的木骨都朿(今索马里的康加迪沙),把中国皇帝赠送的丝织品、 瓷器和茶叶等赠给了国王和王妃。
郑和返航时,国王特派使臣回访中国,赠送给明朝皇帝“哈马鲁”(即长颈鹿,中国古称膜麟)、 “花福录”(即斑马),和“千里鸵鸡" (即鸵鸟)等非洲特产,作为通贡的贸易礼物。这一切为建立邦交和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在锡兰和苏门答剌,郑和为了自卫而用兵,特别是西爪哇的西王误杀明军将士 170 人时,他以武力为后盾,和平解决了冲突。 他没有随意“耀兵异域",占领他国的一寸土地,而是以武力自卫保证和平使命的顺利进行。
在促进经济交流方面,郑和船队经过各 国时行销的主要商品有,纾丝、玻璃制品、 青花瓷器、康香、印花布、色绢、缎、水银、 兩伞、草席、鼓板、牙箱、粮食和铜、铁制品等。也推销南洋各国的产品:淡金、丁香、 爪哇布、苏木、龙涎香、榔子、胡椒和八都 剌布等。运回国内的商品主要有香料、染 料、药物、锡砂等。供皇室贵族享用的有珍珠、玛瑙、宝石、犀角、象牙、异香和孔雀珍倉异兽等在和各国互通有无时,平等交 易,买卖双方公平议价。郑和下西洋在国外进一步推动了华侨向南拓展,促进了南洋各国的经济繁荣。
在国内对一些地区生产部门的生产有刺激作用。 景德镇的陶瓷业、苏杭的织染业、苏州的 “缓绸之业"、江南地区的造船业等,在这 一时期都有了大规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宁波和太仓的刘家港成为当时重要的通商港口。郑和下西洋为世界航海科学技术积累了经验。
他的《郑和航海图》和《緘位编》以及郑和随员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都是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料。
应当指出,郑和下西洋往往不考虑经济效益。万历时,王士性说,“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和)太监下西洋,费银七百万 (两),费十载,尚余百万归。盖乘元人所 藏。而元时不备边。故其充溢至此。"郑和下西洋所用银,约占明初五、六年之岁出。 这就加速了明朝经济的衰退。郑和每次出洋人员、马匹众多,成千上万,每日耗费繁多。途径各国为了宣扬国威,一直实行“厚 往薄来”的政策,这不仅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从根本上违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但是,郑和下西洋是围绕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目的进行的,在经济上当然应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但郑和的航海活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为明朝中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江南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历史大变革的开始。
1492年,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过 了 6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
这两件历史大事,标志着世界历史的大变革开始了,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它使欧洲与美洲的关系从此大规模地开展,也改变了欧洲与亚洲诸国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对正在 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 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应当肯定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 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陇。
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殖民主义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贵金属,16世纪,欧洲白银数量增长206%;黄金增长117%。大量金银的输入引起了欧洲 “价格革命”,其后果使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富农大获其利,资产阶级的 经济地位日益巩固,有力地冲击着封建制度的统治;从美洲运回金银的同时,殖民者还运回了大批的糖、可可、烟草、棉花、兰靛和珠宝等,而运到美洲“出售”给居民的商品, 获利高达400%至500%。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商人的利益,在殖民地实行垄断贸易。不等价交换和垄厥贸易,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者在非洲猎取黑奴到美洲充当奴隶,以及在亚洲的殖民掠夺,这都给资产阶级带来了巨额利润和财富,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路开辟后,使欧洲 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 沿岸,使“世界市场突然扩大,流通的商品 种类增多……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葡萄牙在16世纪初期成为了西欧一个殖民帝国。它从非洲劫运奴隶、黄金、象牙和 乌標木,从15至16世纪大约100年中,从非洲 抢走黄金27.6万公斤。16世纪的里斯本成了欧洲的东方仓库,并把库藏商品按垄断价格卖给西欧各国商人面。巨大财富的积累,为向资本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西班牙的扩张以美洲为主,哥伦布所到之处,都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宣布占领,以后较快地占领了中、南美洲广大地区。
在占领期间,除了屠杀印第安人,奴役黑人外, 还大肆劫夺金银财宝。16世纪中期,每年运回西班牙的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万公 斤。世界贵金属的开采量约83%归西班牙所 有,西班牙成为欧洲金银储藏库。但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没有把大量金银投资于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用于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庞大的军费开支,从而使大量资金转移到了荷兰、英国的商人手中,促进了那里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荷兰是“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 家"。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工业有了发展,包括纺织业、制瓷业、琢磨钻石业,它的造船业享有盛名。农业可以充分满足国内居民粮食、油料和蔬菜的需要,畜牧业可以输出奶制品;园艺达到了较高程度,海运业和武器制造业也有了高度发展。荷兰和莫斯 科以及德意志境内的一些地区也有贸易往来。
进入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了世界贸易中心。但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后,荷兰国势日微,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资产共和国成了二流的国家。英国在16世纪处于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时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后,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对英国工商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6世纪以后, 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增强了军事力量,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成为世界 贸易大帝国。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在海外殖 民掠夺中扩大了国外市场,促进了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由此可见,哥伦布“到远方去冒险寻找黄金的渴望,虽然最初是以封建和半封建形式出现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已经与封建主义不相容了,封建主义的基础是农业,它对外征讨主要是为了取得土地。而且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熔印到了现代一切舰队上” 。应当指出,近代亚非拉许多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发展缓慢,尽管有其国内的各种原因, 但殖民主义的掠夺也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行,是促进东西方两个世界汇合的重大事件,他们各自都有贡献。
两个世界的汇合,是人类长期的愿望,正是由于人类长期经验的积累, 通过郑和与哥伦布的实践,使愿望成为现实。虽然,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航海事业终究促进了人类的交往。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个人、集团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效果充分体现了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
清朝走向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走向覆灭的原因,是清朝的封建统治腐败、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是清朝的社会制度腐朽。其一,清朝的封建统治腐败封建社会特有的统治风格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封建的统治就是农民为被统治阶级和受地主阶级压迫。通俗的说就是少数的贵族统治压迫广大的普通农民,这是对立的矛盾双方,统治者一心想最大程度的,长久的,强制的,剥削压迫农民,而农民被压迫到一定程度就会起义,严重的后果就是推翻旧统治,建立新的政权,历史就这样周而复始。至于清朝的腐败现象是使农民和统治者的矛盾愈演愈烈。而封建的统治走向灭亡是必然现象。历史上都是封建王朝下的军阀推翻统治,建立新政权,这是封建王朝的共性,必然,趋势。如同嘉庆帝下旨抄和珅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如此贪官,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诸如此类官员腐败现象不胜枚举。其二,清朝的闭关锁国清朝自康乾盛世以后,没有和世界领先技术同步,反而闭关锁国,以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对抗欧洲发达国家,没有和世界强国建立外交,固步自封。清朝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是一个人手中,而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是片面的,如清朝的乾隆皇帝,虽然统治时期,达到康乾盛世,但是他不知道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英国,正在爆发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使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在几十年中,一跃成为强国,而清朝引以为傲的八旗子弟还幻想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只不过改良了一些红衣大炮,殊不知欧洲革命后的国家已经机器化生产,强化了军事武装,使英军船坚炮利,近代海上作战经验又比清军丰富,特别是革命后的军队武器整整领先清朝200余年。就像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觐见清朝乾隆皇帝的时候,送上了国书以及礼物,请求开通贸易往来,减少关税,但乾隆一口回绝。这便是闭关锁国的标志之一。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王雅治遣使臣马戛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驻京,及通市浙江宁波、珠山、天津、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不许。---《清史稿》
其三,清朝的社会制度腐朽清朝从1636年定国号大清开始,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这个阶段清朝还在沿袭封建社会统治方法,封建专制制度导致其必然会慢慢腐朽。相反,而英国在1640年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业,生产力,军事,经济,等综合国力突飞猛进,英国军队革命后逐渐开始对外殖民扩张,在这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成,成为当时的第一殖民大国。到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此时科技落后的清朝自然没能幸免于难,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败于英国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覆灭的高速公路。
时1840年4月,道光二十年二月也。英政府乃调印度、好望角兵万五千,使乔治·懿律统陆、伯麦统海率之而东,五月至澳门。则徐已严备沿海,焚其舢板二。伯麦乃遣26艘趋定海,以5艘攻厦门。时邓廷桢督闽,败其兵,而定海以六月八日失陷。
---《中国近代史》
总结,清朝是一步步走向覆灭,做为封建王朝的清朝覆灭是必然的,但又和其他封建王朝不一样,它同时面临欧洲社会革命带来的新挑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并未与时俱进,从科技,生产力,制度都只能被动的适应世界的变化,所以在欧洲工业革命后高科技国家的“帮助”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同时由一开始的不准许英国在清朝贸易,到不得不又同意签订条约,丧权辱国。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兵既逼江宁,清廷战守俱穷,乃以耆英、伊里布为全权大臣,与英使璞鼎查订立条约十三款,是为中国与外国订约之始。此约中国割香港与英,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许英人携眷居住,英国派领事驻扎,英商得任意与华人贸易,毋庸拘定额设行商。---《中国近代史》
参考文献:
清《宣宗实录》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清史稿》
期货螺纹钢后期走势如何走?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现货市场
铁矿石:澳大利亚青岛港 61.5% PB 粉车板价报价 513.00 元/湿吨,与活跃合约 I1901 的基差为 94.61 元/吨,基差较前日变化-10.61 元/吨。11 月 28 日,普氏 62%铁矿石指数报 65.80 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05 美元/吨,涨跌幅 1.62%。最近一周铁矿石港口库存 14,314.08 万吨,较前一周变化 41.07 万吨。62%干基粉进口矿和国产矿之间的价差扩大,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和好望角型运费指数(BCI)上行。
螺纹钢:上海 HRB400(20mm)螺纹钢均价为 3860.00 元/吨,与活跃合约 RB1905 的基差为 585.00 元/吨,基差较前一日变化 27.00 元/吨。唐山 6-8mm 废钢报价 1950.00 元/吨,较前一日变化-100.00 元/吨。螺纹钢社会库存 306.85 万吨,较前一周变化-10.60 元/吨,钢厂库存 93.73万吨,较前一周变化 7.07 元/吨。最新全国高炉开工率数据为67.54%,较前值变化-0.28 个百分点。主要钢厂螺纹钢产量最新数据340.57 万吨,较前值变化-4.39 万吨。
操作建议
铁矿石:从基本面来看上周铁矿石港口库存巴西矿增加,澳大利亚矿持续减少,发货量均有所增长。海运市场有所回暖,运费由一定提升。现货市场上,高品矿大幅下行,低品矿价格下降幅度较小,整体上澳大利亚铁矿价格超过巴西矿价。钢厂开工方面暂时无恙,但是上周成材现货价格大幅下挫必然会对原材料造成一定影响,若钢厂利润不佳定然会选择更便宜的原料。目前铁矿石供需并无太大变化,但钢厂利润的波动或会对价格上行有一定抑制,预期短期内区间震荡为主。
螺纹钢:近期螺纹钢主导黑色板块走势,目前需求侧的预期非常悲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钢材需求淡季叠加房地产走弱,虽然限产方面上周力度有所加强,对产量有一定影响,短期内需求预期超过了限产的作用,且市场普遍认为成材将开始垒库。昨日成材现货价格 30 天以来首次反弹,但原料现货继续下挫。螺纹钢整体偏空,但超跌之后必有反弹,若价格持续下滑至贸易商的心理价位,12 月冬储行情可期,近期观望为主。
行情回顾
铁矿石: 上一交易日,铁矿石主力合约 I1901 报收 471.50 元/吨,涨跌幅 1.29%;成交量 853,942 手,成交量变化-239,734;持仓量 441,856 手,持仓变化-25,022。I1901 夜盘报收 474.00 元/吨,涨跌幅 0.85%。
螺纹钢:上一交易日,螺纹钢主力合约 RB1905 报收 3,579.00 元/吨,涨跌1.01%,;成交量 2,048,598 手,成交量变化156,950;持仓量 1,731,770 手,持仓量变化 176,604。RB1905 夜盘报收 3,321.00 元/吨,涨跌幅 1.40%。
隔夜要闻
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美国经济前景稳健,当前利率“略低于”中性水平。逐步加息的经济影响并不确定,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有充分认识,FOMC 成员没有预设的政策路径。
2. IMF 总裁拉加德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可能相比一个月前预测的增速进一步放缓,金融状况已经收紧,特别是在新兴市场,而贸易紧张局势有所加剧。
3. 中国城投公司的债务负担可能比投资人想象的更严峻,除了显性债务,在今年民企违约潮冲击下,城投对外规模巨大的担保债务,或将令其遭受“池鱼之殃”。中信证券称,城投担保余额共 6.91 万亿元,占净资产约 22%。
网上比较可信的游戏交易平台是哪个?
1,最可信的游戏交易平台,就是网易公司官方的交易平台《藏宝阁》。
2,其他的游戏交易平台理论上说都是属于第三方交易平台,而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交易游戏虚拟物品,出现交易纠纷,大部分游戏公司是不管的。
3,比较正规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有:5173,交易猫,uu898等等。
下面是5173和藏宝阁的交易平台截图。
澳门特别行政区曾经是什么时候怎样被葡萄牙侵占的?
澳门的地缘优势和适中的地理位置,使它在500多年前就成为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曾是商船云集,远东最繁荣的商港,可供各国商船湾泊。作为东西方贸易中心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澳门在世界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曾一度作为广州的外港垄断了中国海路的对外贸易。而葡萄牙人既不是澳门最早的居民,也不是最早抵达澳门的外国人
第一位赴华的葡萄牙人
1517年6月17日,葡萄牙人费尔南.皮雷斯.德.安德拉德率领一支船队(共8艘帆船)前往中国。船上有一位名叫皮雷斯的葡萄牙人,他因被认为是当时比较熟悉中国事务的人而被葡属印度总督任命为第一位赴华特使来中国进贡。
新安(东莞)茜草湾之役
1519年8月,当第一位葡萄牙赴华特使皮雷斯所率的使团获准前往北京朝贡后,曾率领葡萄牙船队前往中国的费尔南.皮雷斯.德.安德拉德的亲弟弟西眇.德.安德拉德便完全破坏了费尔南在中国所做的大量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工作。西眇抵达屯门岛后,在岛上修建了一座架起火炮的堡垒,完全无视中国的土地主权;以葡萄牙仪式处死了一名水手,侵犯中国的法律主权;不准东南亚等地商船在葡萄牙商船卖完货物之前将货物搬运上岸,甚至掠劫旅客与他国商船。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绑架了大批青年和儿童,进行伤天害理的贩卖人口活动,遭他们绑架的还包括广州城内名门望族的儿童。这些罪行不但破坏了中葡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还将葡萄牙人变成中国人的死敌,同时也把葡萄牙使团置于死地。1520年,葡萄牙特使皮雷斯及其使团被逐回广州。而在使团回到广州之前,留在广州的葡萄牙人和葡萄牙商船已被扣留起来。同时,广州当局已准备好一支武装船队,将尚停泊在屯门澳的葡萄牙商船也封锁起来。6月27日,葡萄牙人柯罗自马六甲抵达屯门澳,发现葡萄牙人与中国人已进入敌对状态。海道副使汪(钅+宏)在获悉对方来了援军之后,决定向葡萄牙人进攻,但马上被葡萄牙船犀利的火炮(火铳)击退。9月7日,在围困了两个多月后,汪(钅+宏)对葡萄牙船发动了总攻击,在茜草湾大败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只是借着暴风雨才得以突围,剩下3艘帆船狼狈地于10月底逃回马六甲。这便是中国与西方在近代史前期所发生的第一次武装冲突:“新安(东莞)茜草湾之役”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
于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舟触风涛,请求借(虫+豪)镜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当地官员纳贿允准葡萄牙商船泊口,按惯例抽税20%。葡萄牙人最初只是在沿岸搭建棚屋作临时交易,后来,他们通过贿赂中国地方官员,开始在澳门定居,并逐渐运送砖瓦木石,大兴土木,搭建了永久性的房屋,使澳门的区域不断扩大,到1557年形成了一个稍有规模的葡萄牙人居留地。
明朝官员对澳门葡萄牙人的态度有很大的分歧,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个是主驱派,坚决要求驱逐澳门葡萄牙人;一个是主留派,建议对澳门葡萄牙人加强管理。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番禺举人卢廷龙上疏请逐澳门葡萄牙人,但明廷对此建议没有接纳。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两广总督张鸣岗提出不能尽逐澳门葡萄牙人,认为如果驱逐葡人,问题可能更大。当张鸣岗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后,明末有关驱逐澳夷与否的争议也告一段落。应该说,主驱派虽然理直气壮,但驱逐澳门葡萄牙人不但困难多多,更与广东地方官员与平民的利益大相违背,不易落实。再加上北方女真兴起,明廷不敢在南方多惹麻烦,因此主留派的建议成为明廷对澳门的基本政策。
葡萄牙人扩张澳门地界
澳门葡萄牙人自明末以来,一直居住于澳门半岛中部的三巴门与水坑尾门以南,以澳门城墙为界的地区。城墙以北至关闸一带的土地,以及澳门四周的水域,青洲岛、对面山、小横琴、大横琴、(乙+水)仔、路环等外岛,都非澳门地界。明末清初时,对面山的湾仔、银坑一带曾被耶稣会士开发,盖起了别墅、教堂。但到了1764年,由于澳门耶稣会被取缔,葡萄牙人即全部撤离了此地。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通过实质占领及谈判交涉等途径,一方面扩大澳门的地界,一方面希望这些扩张行动获得中国方面的承认。葡萄牙人要求扩张澳门地界,一是因为鸦片战争后清朝的逐渐虚弱,二是因为香港的崛起令地狭人稠的澳门相形失色,不得不籍扩大地界及争取更多优惠条件,以挽救颓势已现的澳门地位。
路环血案
路1910年7月12日,在中葡双方就澳门划界问题进行交涉期间,路环岛发生了一起葡军以“剿匪”为名,在该岛上剧战了一个多月的事件。此次事件缘起于1910年5月,广东新宁县有十几个学生被路环匪徒掳去,关禁勒赎。有一陈姓事主向澳督马葵士禀请救人。早对路环抱有侵占全岛野心的澳门葡萄牙人,趁机于7月12日出击海盗,结果葡军来回攻击路环荔枝湾多次,打了近一个月,才于8月4日登上路环岛,救出了被掳学生和其他被掳者十余人,捕获匪徒450多人。由于战况激烈,岛上居民死伤数以百计,数百间村屋被战火摧毁 经过这场惨烈战役后,葡萄牙人算是真正完全“占领”了路环。这一事件被史学家称为“路环血案”。
孙中山与澳门
1892年秋,孙中山自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应澳门镜湖医院之邀至澳门行医,成为澳门首位华人西医。同年12月,孙中山向镜湖医院借银在澳门大衔(今草堆街8号)开设中西药局,自己挂牌行医,并兼任镜湖医院义务医席,暗地里开展革命宣传活动。陆皓东、杨鹤龄、史坚如、杨心如等人也不时入澳,与孙中山畅谈时务。位于澳门水坑尾巷十四号的杨鹤龄故宅,一度是“四大寇”(孙文、陈少白、尤烈、杨鹤龄)的聚集之所。所以澳门应是孙中山首次开展革命活动之地。1893年春,孙中山被澳门葡医所排斥,迁居广州。但同年7月18日,他与澳门土生葡萄牙人飞南第等志士合作创办了澳门第一份双语新闻报纸——以中文、葡文刊印的《镜海丛报》。该双语周报除了报道澳门与国内外新闻外,还刊登了不少革命政论与革命党人活动的消息,是清末革命派的第一份新闻报纸。以后革命党人在广东策划的多次起义,除香港为主外,都或多或少通过澳门的革命党人组织联络,直至辛亥革命(1911年)起义成功,其活动一直未曾断绝。1913年春,孙中山的元配夫人卢慕贞女士自香山故居迁澳定居,以躲避袁世凯党人的迫害,最后寿终于澳门。
抗日战争期间的澳门
抗战期间,澳门因保持中立而获得空前的繁荣,欧美及东南亚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澳门,并通过澳门转运入中国内地。此时澳门的界址不明成为对中葡双方都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澳门位处的西江流域出海地区,不但河道纵横,而且海口众多,外海岛屿星罗棋布,内陆桑田鱼塘果园密集,最适宜走私活动,日军由于人数有限而无法进行阻拦。再加上界址不明,日方连批评葡方纵容走私的机会都没有。不过,日军并未完全尊重澳门的中立地位。澳葡当局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也不得不与日军存在一定程度的妥协,严禁中国人民在澳门进行任何抗日活动。同时,澳葡以中立国的身份,也为日军侵华提供了方便。他们一方面允许日舰停泊澳门港并供应其给养,任由日军假道澳门入侵中山县;另一方面却极力反对中国在澳门附近设防。
这就是葡萄牙和澳门的一部分渊源和历史了,摘自澳门简史,后续还有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研究看看,不过传闻葡萄牙占领澳门的三百年间,澳门同胞从未屈服过,因为澳门自始至终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澳门同胞总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像葡萄牙人曾说的,经过了那么多他们却从未得到过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