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骑士马战,那么多强悍的民族都打不过蒙古军队

英雄联盟 126

dnf骑士马战,那么多强悍的民族都打不过蒙古军队?

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

下面由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dnf骑士马战,那么多强悍的民族都打不过蒙古军队

简单来讲,五大因素——蒙古骑兵,蒙古马,蒙古弓,蒙古刀,黑科技。

下面分门别类来看一下,如下

(一)蒙古骑兵

蒙古人的骑兵分成重骑兵和轻骑兵,两者的比例大概是2:3。不过蒙古人的骑兵不管配比如何,都是从战术角度来考虑的,并不是随意为之。蒙古轻骑兵类似于中国历史宋金战争中的“拐子马”,它的存在是为重骑兵的冲锋打前站,主攻侧翼;蒙古重骑兵类似于当年的“铁浮屠”,主打正面。重骑兵的全军出击,一定是以轻骑兵已经对敌人造成大规模杀伤为前提,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搞两败俱伤的重骑兵对冲。这样的战术纪律性,对上欧洲骑士们游兵散勇式的临时召集,双方不知差了多少个段位。

(二)蒙古马

蒙古军用马匹品种是蒙古马,这种马看上去四肢短小,个头也比欧洲马矮了不少,但蒙古马的耐力却冠绝全球。此外,蒙古马的生存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长途行军中蒙古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食物补给,而不用专门携带大量草料。在讲究血统出身的欧洲人眼中,提纯名犬与培育良马的技术大同小异,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今天的进口纯种犬与中华田园犬。依靠近亲快速繁殖出来的所谓名犬,比如哈士奇,萨摩耶,金毛猎犬,虽然身形高大,但经常有各种遗传疾病,饲养起来也极为娇贵,反而是我们口中所称的土狗非常好养活,能够适应各种食物和各种气候环境的变化。很显然,平日悠哉游哉地玩“盛装舞步”,跟跑到战场上玩命完全是两个概念。那么如果用战争中的极端条件来衡量,欧洲良马未必比蒙古马更能够适应作战需要。

与此同时,蒙古人对于马匹的使用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截然不同,蒙古军用马匹几乎全部选用了母马,而且是在哺乳期的母马。这样一来,蒙古士兵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地获取马奶作为新鲜饮料,再辅以能够长时间存储的牛肉干等食物,这样的蒙古骑兵,才真正地实现了全地形全天候作战需要。不仅如此,在远距离长途奔袭中,马匹很容易疲劳,蒙古骑兵则使用了两到四匹战马作为备份。退一步讲的话,如果实在是缺少食物了,可以先杀备用马匹吃肉,而不会因为饥饿造成非战斗减员。

(三)蒙古弓

蒙古人能够仰仗的长距离进攻武器,叫做“蒙古弓”(Mongol bow)。蒙古弓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反曲弓”,具备中国历朝历代名弓的优秀基因。

复合反曲弓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复合”,一个是“反曲”。

我们看当时的欧洲,不管是反曲弓或者直拉弓,都没有大规模应用,反而是一种叫做“十字弓”的武器被大规模应用。而这种所谓的“十字弓”,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弩”。弩的有效攻击范围大概在百米左右,实际上依然算是近战武器,特别是作为攻城战中的作战利器。那么我们看蒙古弓,平射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两百米左右,其中在150米之内,可以做到精确射杀。而在400米范围内,则可以做到箭雨式无差别射杀敌阵的需求。

大规模装备蒙古弓的蒙古轻骑兵,又被称为“弓骑兵”。弓骑兵机动性能超群,且擅长行进中与败退中的速射,再辅以穿透力惊人的蒙古箭,堪称欧洲人的噩梦。

(四)蒙古刀和狼牙棒

表面上看起来,中世纪欧洲重装骑兵的作战特点,决定了欧洲人在短兵相接时必然是优势尽显。尤其是身大力不亏的欧洲人,配上威风凛凛的欧洲纯种马,再辅以全身披挂的重装铠甲,这铁塔一般的架势单是想一想,就已经令人不寒而栗了。不过这只是沙盘推演,并没有考虑实际作战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实际上,蒙古人在阿拉伯人的影响之下,早早就改良了自己以宋朝朴刀为蓝本的蒙古刀(Mongol sword)。

改良版本的蒙古刀大约有一米长,其中的四分之三为刀身,四分之一为刀柄,通体呈现出明显的阿拉伯式圆月弯刀的形状。蒙古刀的正确打开方式,多为骑兵马战冲锋用。蒙古马的速度所带来的动能,弥补了蒙古人在身材上的劣势。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在马背上单手或者双手持刀,刀刃带着巨大的惯性砍向对手,而士兵本人只需要瞄准敌人重要部位即可。刀身所呈现出的弧度,使得蒙古刀在砍杀之后很容易拔出,迅速投入下一个回合的冲刺。欧洲骑士们的长矛和宝剑看起来十分拉风,然而对比真正在旷野作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蒙古刀,实战作用则大打折扣。

当然,面对防御功能做到了极致的中世纪锁子甲或者板甲,蒙古刀也未必就能够砍瓜切菜一般好用。那么这个时候,蒙古人的近身备用武器,狼牙棒等钝器,则就派上了用场。狼牙棒这种武器,类似于中国传统兵器谱上的鞭、锏、锤,是具备破甲功能的称手钝器。这种兵器在欧洲战场,可谓是物尽其用。

(五)黑科技

在东方战场上,蒙古人真正学习并发扬光大的黑科技,一个是抛石机,一个是火器。抛石机多用于围城战消耗战,在蒙古人征服基辅罗斯的过程中大显身手。基辅罗斯之后,蒙古人继续西征,火器实打实地被用在了欧洲之战,让基辅罗斯以西的老欧洲们大开眼界。欧洲人被火器的巨大威力所震慑,他们迅速意识到了火器在战场上的重要价值,并在随后集中精力投入火器研究,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大规模列装欧洲军队。

总而言之,蒙古骑兵,蒙古马,蒙古弓,蒙古刀,黑科技,决定了蒙古人在当时的崛起。

中外人类文明史实的书?

《历史的细节(全五卷)》,作者:杜君立,版本:天地出版社2021年4月

当人们都热衷于进行宏大叙事时,《历史的细节》把看似庞大冗杂的历史放在了手术台上进行解剖,给读者展示历史的最细微精妙之处。但突出细节并不意味着琐碎,书中通过细节反映的主题却具有非常宏大的历史价值。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反映人类社会历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全球文明的发展。

书中写的不仅仅是中国史,作者一开始就把中国放在世界的框架之中,将许多孤立的概念串在了一起,让习惯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读者眼前一亮。

管中窥豹:以技术细节呈现人类社会发展

虽说是“历史的细节”,但作者绝非故意将自己的写作意义缩小。事实上,他选取的几个题材都是革命性的,具有很大的雄心。由于工程师出身,作者对技术极为痴迷,因此,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技术革命如何影响了人类生活,又影响了人类的政治、组织、战争的各个方面。由于世界是由许多国家组成的,这些国家对于技术的运用程度不同,又最终形成了文明的不同发展,直到近代在西方的技术革命下重新集结。

在历史中,能够称得上影响人类进程的技术发明并不多,任何这样的发明都可以称为是一次革命。人类的远古有农业革命、牧业革命、文字革命,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中世纪有印刷革命,让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而近现代以来,不管是工业革命还是电子革命,都重新塑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除了这些之外,可以称得上革命却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还有作者选取的这几个题材:轮子和车辆,马镫和骑士,弓弩、火药和枪炮,船和航海。

虽然是革命,但作者却是从小处着眼,将它们从出现到发展到蔚为大观的过程,以及历史上围绕着这些技术发生的各类事迹都详细地进行讨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要写这样的作品,所需要的资料无疑是非常多元的,必须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做到。所以,作者的做法可以说走了一条最“笨”的路,抓住革命性的题材,却用爬梳史料的功夫从细节处着眼,文字的价值反而得到了体现。

庖丁解牛: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有趣细节

下面以这套书的第一卷、第二卷、第五卷为例,来看作者的独特写法和作品的内容特色。

中国古籍记载古人看到翻滚的草,就学会了做车和轮子。而在史前的中美洲的确出现过轮子,但它只作为儿童玩具,由于缺乏拉车的兽类,没有人将其用于实用性的车辆上。

秦代的法律规定了司机(车士)的驾驶资格,要求他们的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约1米73)以上,必须经过至少四年的训练,如果还学不会,除了本人要服四年劳役之外,教官都要受到惩罚。这就很像现代的交规系统了。当时连两个车轮间的宽度都做了标准化,因此作者甚至认为可以将之视为“铁路”。就是依赖于这样的道路系统,中国才产生了统一的中央皇权,并维持了两千多年。

中国人在掌握了两轮畜力车之后,又发明了独一无二的独轮车,这种车只有一个轮子,在人力的掌控下非常灵活,有时候甚至还能加上风帆,让没有见过这种“东洋景”的西方人都感到有趣。

与此同时,西方从两轮过渡到了四轮,发明了带有可转向控制装置的四轮马车,最后又过渡到了汽车,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即便到今天,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还是建立在车辆和轮子这个发明之上的。

战车到战国时期已经受到了冲击,那么,对战车在军事应用中的衰落造成影响的又是什么呢?答案是:马。

事实上,决定了战马在机械战争出现之前一直横扫疆场的,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微不足道的技术:马镫。

马镫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个重要发明,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四大发明。

人类文明较早的时期,车战之所以占据主流,和马并不容易骑有关。早期的人在骑马时,主要靠臀部与马背的接触来调整姿态,这相当于是单点接触,在物理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造成了人们在马背上作战并不容易,由于缺乏支点,只能靠屁股调整姿态,马鞍虽然可以让人更固定在马背上,却依然无法将人“粘”在马上。

但随着战争对机动性要求的提高,就到了马镫发明的时候了。

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可能已经发明了马镫,而现有的最早实物出现于西晋年间。

中国人虽然发明了马镫,马战在中国历史上却一直是心头之痛,原因就在于中原本土不产好马,西汉、宋代等都受困于马匹的不足。不断有皇帝到海外找好马,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但还是无法解决中国缺马的现实问题。

当马镫传到了欧洲,产生了一个时代:骑士时代。技术革命再一次变成了文化革命。作者由此追溯了欧洲的骑士时代,甚至将远在南美的征服也顺带提及,在皮萨罗征服秘鲁的印加帝国时,虽然他只有100多人的兵力,却由于有几十匹马,获得了足够的机动性,加上一定的火器配备,这对征服一个庞大的帝国已经足够了。除了战争之外,马匹带来的机动性还造成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立体化,在中国庞大的疆域内,通过马匹建立的邮传体系能够让皇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最远边疆的消息,其令人震惊的程度,不亚于现代的互联网冲击。

然而,马匹在战争中的作用最终还是被取代了。清代僧格林沁的蒙古兵虽然英勇,对马匹的运用也非常娴熟,但仍然抵不住英法联军的进攻。取代马匹的发明有两个,最初是便于远距离作战的弓弩,而最终起到颠覆性效果的,原点又是来自中国:火药。

于是这就进入了本系列的第三个(卷三《弓箭、强弩与战争》)和第四个(《火药、枪炮与革命》)主题。在这两个方面,作者也展现了他的考据功夫,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将弓弩、火药和枪炮的历史抽丝剥茧般展现。

以史为鉴:透视中国与世界

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本系列的最后一个主题:船。这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一个主题。

由于是内陆国家,中国的船只曾经一度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地区,比如印度、波斯、阿拉伯,但在唐宋时期由于贯彻了对外开放的原则,中国的造船业突然开始崛起,并在宋元时期开始领先于世界。

我们常常谈论郑和下西洋,并对他赋予最大的意义,但事实上,郑和时代已经进入了即将闭关锁国的危险期。由于明朝政府完全采取国有控制的做法,只允许朝廷航海,却禁止民间入海。从此之后,中国的航海技术开始掉队,并在清代被西方敲开了大门。

西方依靠着风力帆船和大炮横行天下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却在明代之后急剧衰退,向着内陆帝国转变,最后让出了海洋。

到了清代,海洋文明的到来让一切战术都有了改变,比如中国传统上所有的防线都是针对内陆的,历代军事家对于内陆的山川地理也非常熟捻,在任何战略要地都有驻军。

到了1840年之后,除了俄国之外,其余强国几乎都是从海上发起进攻,彻底打破了中国数千年的战略构想。这种掀翻桌子的战法让中国已经无力组织起新的战争形式,陷于完全的被动。

在叙述细节的同时,本书也在思想上有所突破。它并不满足于考据,而是希望能够站在东西方对比的角度看问题,总结出这些超越地域的技术革命带给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试图为各个文明的此消彼长找出合理的解释。

研究历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现在。但只有懂得了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才能理解今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并可以对未来做出一定预判,希望能避免重蹈覆辙。

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没有对历史的详细了解是不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注重历史的细节,从细节中挖掘真相,而不仅仅是从粗糙的意识形态出发,根据自己的想象构造一个虚假的镜像,这一点是避免未来灾难的最有效方法。

古代士兵的军饷多不多?

听过零军饷的吗?

此计便是明朝的“卫所”,这是朱元璋创出的妙计。

他给军人们专门设了一个户口本,这些人世世代代都要当兵,称为军户。

他们的家人也是军户,全部军籍在身,包括后代都不准改行。

明初军户每人得了十五亩地,田产中的十二石归自己,其余全部给卫所。

军户们每户出个男丁当“正军”,这个正军需要去卫所服兵役。

当了正军,就可以免除“差役”,也就是说,他可以不给卫所“纳税”了。

除此之外,他还可以拉一个“军馀”做马仔,这种人平时叫“馀丁”,是正军的替补。

军馀也会免掉差役,但他地里的收成是要供给正军和自己的生活的。

也就是说,卫所的1个正军靠军馀这十五亩地加自家十五亩地养活。

这看上去很美,官兵们只需要繁衍生息,每户出个人当兵,就能屯田戍边,岂不美哉!

按照这种方案,军户其实也不存在什么军饷不军饷,需要他们打仗就拉去战场,需要他们守边疆就直接在边疆建个卫所。

反正有土地就行,卫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还是摔不破的铁饭碗。

这种卫所兵打仗哪里需要揣钱在身上?

服役是他们的纯义务,随户赠送的十五亩田地已经将他们世世代代的人生都买断了。

所以朱元璋美其名曰“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是啊,不仅不费百姓一粒米,连朝廷的米也省了。

猪头皮就没多想想,这军户们就不是百姓了吗?

这无比美丽的方案,需要背负起明朝灭亡一半的罪过。

自军户制度执行起,卫所的头头便开始以权谋私。

底层军户被欺压,私田被侵占,军户失去土地,便只能给上司当佃户。

卫所的军户过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完全成了卫所头目的农奴。

没有地,没有粮,连人身自由都是别人的,再去当“正军”?那不是白要命么?

军馀更惨,明明是个无产阶级,就算免了差役,自己也没土地呀?

正军死了、残了、失踪了,那就得军馀顶上。

想转行都不行,有户籍限制。

呀呸!这太坑爹了!

于是大量的军户开始逃亡,他们既守卫不了国土,也维持不下这种扯淡的建制。

即便是个最公正的卫所,按照那十五亩地十二石的提留来算,这也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明朝一亩地的产量大约340多斤,明一石为153.5斤,12石就是1842斤,算下来5亩到6亩地的样子。

也就是说,按照朱元璋的构思,15亩地,拿5亩给军户当口粮,剩下的卫所拿走。

然而这并不科学,地域、气候、生产条件有差异,怎么可能每年都340斤?

遇到不好的年景,提留都不够,怎么上交?

不上交,上面没钱赚,还想种地?

江南地区到清朝也才400斤,这还是加了玉米、番薯在内的结果。

北方地区呢,有的地方200多斤,有的地方才110斤的亩产。

明朝末年还经历了小冰河期,那就更扯淡了。

当时老百姓的税收是多少呢?

轻徭薄赋的时候,普通的田地,不过官田八升五,民田一斗二升。

即便是张士诚曾经统治的地方,课了重税,也不过每亩收个2-3石。

可见,这种子孙全买断的“军饷”是真心黑,明面上“为你好”,实际却是敲骨吸髓。

就这,还是有地种的军户,没地种的真是没法活。

卢象升给大明当缝补匠,去了卫所后惊呆了。

他气得破口大骂,说塞上的军田都被豪强们给侵占肥家了,军户没地种,种军田的不是军人,这还搞毛线!

实际上,明中期因为卫所糜烂不堪大用,早就开始花钱募兵了,什么“戚家军”之流,其实都是募军,也叫营兵。

这些营兵主要也是从军户中抽的,也有去地方上招的,或者主动投效的。

其实营兵们所谓“饷银”也并不存在,只有“粮饷”。

英宗时期每个募兵每月能得到4斗口粮,就跟餐票差不多,他靠这活命。

部队如果缺粮,或者粮食太贵吃不起好粮,那也只能欠着、忍着。

当然,卖身银子倒是有的,五两银子,再减去此户五石税,免2人徭役。

这还是主动投效的,从军户中抽的募兵就没这待遇了,他们只有银三两五钱,免户内1人徭役。

正德年间,这个标准又改了,给募兵增加了每月1石月粮,安家费降为三两。

嘉靖年间,口粮换成了银两支出,一日为三分三厘,出去作战的话还给一分二厘的行粮,起码戚家军是这个标准。

一年不出意外,不被长官喝兵血的话,能得到十八两银子。

万历年间营兵饷银又涨了,安家费还是给三两,但行粮增加到二两,每月还有一两多的月粮银子。

还不都是给打仗闹的,万历三大征嘛。

天启年就更高了,去辽东打仗的军队,月粮达到了二两,云贵川等地部队过去给三两。

但是!不要对大明做太多美梦,旧时说好男不当兵是有道理的 。

这些明面上的所谓“粮饷”,其实根本发不到多少到士兵头上来。

大面积的贪腐已经是常态,这饷银还没出库房呢,就已经被分完了。

有时候甚至发的就是空气,皇上喊发饷,地方说给饷,到军队武将那儿啥都没有。

武将也纳闷,钱呢?

文官就骂:“狗一样的东西!还敢要钱?你打胜仗了吗?”

有时候朝廷也脸红,那就干脆明说了,欠着。

不是不给,是先欠着,至于什么时候给……

1.你花银子打点上面,先给你拨付了。2.确实发不了,继续欠着。

所以,这愈发造成了部队军纪、战斗力的毁坏。

什么杀良冒功,什么劫掠地方,闹饷,啥事儿都做的出来。

部队要去打仗,又没钱,那我就坚决不动。

肯定的!没钱我怎么动?出去饿死在路上?

那我就是饿死,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开拔一公里!

所以便只能靠另一种银钱来帮忙了,这便是“开拔银子”。

开拔银子自古就有,多用于那些催士兵出发打仗的情况下。

它的原意是事先给部队发上一笔钱,让军队能好吃好喝好好准备一下,提高出征时的效率,还能让士兵给家人留点钱,好免除后顾之忧。

但实际上呢,开拔银子在那些贪腐成风的年代,基本全都叫长官们贪污走了,士兵顶多也就碗里能见点干货。

募兵的饷银,再加上开拔银子,让本就不富裕的明朝政府财政雪上加霜,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朝百姓摊派各种苛捐杂税。

比如万历年的“辽饷”,为了对抗努尔哈赤,全国加赋从200万辆增加到520多万两。到崇祯年又摊派出去660多万两,简直刮地皮一样。

但是这些钱真心没几个落到募兵手中,既没有推动经济,也没有消费回流,实际上大部分都让官员们拿走了。

于是,募兵虽然越来越多,战斗力却也越来越差,到了几乎儿戏的地步,最终也像卫所兵那样开始了逃亡。

还是卢象升说的话:“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拿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目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椅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还有:“所辖之军,其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到今,分毫未领也。各军兵虽复摆墙立队,乘马荷戈,而但有人形,全无生趣。”

陕西巡抚胡廷宴也描述过:

“临巩边饷缺至五六年,数至二十余万。靖卤边堡缺二年三年不等。固镇京运自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六年,共欠银十五万九千余两。

各军始犹典衣卖箭,今则鬻子出妻。始犹沿街乞食,今则离伍潜迯。始犹沙中偶语,今则公然噪喊矣。乞将前欠银两速发以奠危疆。”

瞧瞧,还军饷呢,士兵都穷得失去尊严了,他们典当了军服,卖掉了弓箭,卖掉了自己的妻儿,像叫花子一样沿街要饭,最后不是做了逃兵,就是公开的吵嚷闹事。

所以,胡廷宴在面临流寇暴乱时,说出“此饥氓也,掠至明春后自定耳”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能有什么办法?那些饥肠辘辘的士兵派出去不是让人砍杀,就是跟着对方一起造反,倒不如大关城门,让流寇们抢个够,抢饱了,人饿死完了,也就不闹事儿了吧。

指望这样的饿兵保卫国家?指望军人荣誉?做梦呢!李自成就是这么闹起来的。

当然,除了月银、安家银、开拔银外,还有烧埋银,也就是抚恤金。

不过,明军的抚恤金其实也是见鬼的事,卢象升都没拿到的钱小兵能拿到?

也就万历援朝的时候执行的还算有这么回事儿,指挥以上有10两银,千总八两银,家乡路远的给加二两,还挺人性化。

下面把总六两,百总五两,军丁三两,不多,聊表心意。

对小兵而言还算凑合把,只要钱没被贪走,也算是给家人一点活命钱了。

但对营兵的百总、把总可就亏了,他们一个武职正八品,一个正七品,还缺这俩银子?

实际上,很多人死了、溜了,他们的名字还留在花名册里,为的就是吃空饷。

倒霉的卢象升,在明朝生死存亡的关头,被御赐尚方宝剑,总督天下援兵。结果因为宣、大、山西三总兵吃空饷吃得太狠,十几万的部队只剩两万人,比关宁军人还少,害得他让高起潜瞧不起,不愿接受其指挥。

后来满清是怎么做的呢?那些投效的新军能领到白银4-5两,连伙夫都有3两多,如果是炮兵、骑兵,基本工资6两起,徭役每户免三十亩,战死者按其两年饷银付烧埋银与家人。

这钱都不用士兵自己拿,想自己揣着自己揣着,不揣着直接送你家去。

清军初期实行的制度其实与卫所制度很相似,他们是八旗牛录制,每个牛录300人,5个牛录为一甲喇,每5甲喇为一固山(旗),牛录的士兵们一样分户口,战时壮丁全部披甲作战。

所以,清军的花名册其实很明晰,而且有同一牛录的人负责照看,即便死了,也能确保抚恤到位。

清初那些年,因为劫掠的财物、人口众多,清军专门有跟随的商队负责清理战利品,要么将一些东西换成钱,要么帮忙送回家去。

打仗打的久了,早先那些八旗战兵便拥有了大量的包衣奴才,这些人忠心的便会被拿来使用,帮助打仗和收拾战利品、运送钱财回家。

等清军打完仗,回到家就可以躺在战利品堆里,抱着劫掠来的女人暖炕头。

这样的部队,自然是人人争先,人人奋勇,全是拼死敢战之士。

但清军的这些好日子也没享受太久,还在顺治年呢,清军官兵就已经开始入不敷出了。

户部侍郎林起龙在奏疏中表示:“今城守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一两;步战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一两五钱。马战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二两。除扣克外,一月之中日用蔬菜所需,冬夏衣服所需,整修器械鞍辔所需,一人之身仅德存活,若有父母妻子,则艰难甚矣。”

这还不算,清军官兵们进行火枪训练时需要用的火药、铅子,都得从自己的军饷中扣。搞个演习自掏腰包,这不越练越穷?哪个长官要是多拉人出去练几次,恐怕下属都要用杀人的眼光看他了。

按照《清实录雍正朝实录》记载,清朝官兵们还有个“赔桩银”,“凡有倒毙马匹。俱系兵丁出资买补。”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大清得“弓马娴熟”嘛,那就必须得保持大量的马匹,可养马的钱哪儿来?上面拨款不够吃怎么办?简单!抠士兵的荷包就行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摊派,从将领到士兵,这个扣几钱,那个扣几分,凑个小金库养马喂马。

什么?还有多的?你马养好了吗?如果有马3年内被养死了,那还得赔钱!这就是“赔桩银”。

合着官兵们都是二傻子,自掏腰包养的马,莫名其妙变成公家的了,死了还要自掏腰包赔钱。

这么摊来派去,再加上各部门吃拿卡要,清军也是穷得叮当响。偏偏遇到闰年他们还得被搜刮一遍——闰年13个月,但朝廷只认12个月。

那这第13个月的饷银怎么办呢?自然是凉拌,遇到有闰年的年份,清军就得自己凑银子,称之“小建银”,以供大伙能熬过那第13个月的难关。

所以不然为什么在封建时代建立不起军人荣誉呢?朝廷是真没把这些丘八当什么东西,想宰就宰,想割就割,自掏腰包养自己,穷苦的日子简直一眼望不到头。

什么饷银,牺牲后身上能扒出一块馍都算不错了。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

这话题,是在专门说华盛顿啊!

小华与樱桃树的故事,没骗到多少外国人,却被公知用来专骗中国人。那些公知,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呀!最高光时刻,还编入了中国的学生课本,成了毒教材!

唉,中国人人傻好骗啊!(我也是其中之一)

小华反英,不是因为他思想觉悟高,而是他是走私犯怕被抓!

小华利用自己的奴隶庄园做掩护,大量的走私烟丶酒丶沙糖丶奴隶等物资,并坚决逃税。政府在这会儿已盯上了他,他只能舍命一搏!

小华娶老婆,为什么专挑寡妇?不是他天生爱做小白脸,而是没正经人家能看上他。他要结婚,只有去当填房这一条路。

从他婚后无正式后代,却爆出有多名混血私生子之事。也可反证到,其当小白脸的家庭地位。

还有,他当总司令也是被迫的。佛吉尼亚王朝的杰斐逊等人,要有一个保证他们出品的各种“地沟油”,能顺利进入军队的签名人。而小华,是佛州老乡丶财富少于他们能控制等有利因素,是这个位置的最佳人选。还有一条最辣的原因:这仗,万一是国王陛下打赢了。那这总司令,就是必须吊死在伦敦塔上的一一最佳的人选!至于其他“从犯”,只要交一笔钱,就可以过关免死了!

毕竟,不是每个总司令,这么“特能输”都不会被杀掉!至少,早就会“被”英军抓去!

至于让他当总统,就跟让他当总司令一个道理。不是说他有多大浓水,只是因他是个只能听话的匹诺曹。有错他来背,有利那些大佬也会剩下点给他。

至于小华的无能与挥霍,到底是真是假?可从他辞职回家没多久,穷得只能靠卖奴隶丶卖地来维持生活的实例,就可清晰地说明问题了。

而那些吹他是美国袁隆平的故事,早就骗不到人了!

各位亲,你们所知道的小华造假的故事,有些什么呢?

也分享一些给我听吧[作揖]

世界知名的刀具有哪些?

除了唐刀和苗刀,还有一些我国古代都曾出现过的名刀。

环首刀

诞生于汉代的一种窄身直刃的环首长刀。采用当时先进的锻钢技术,刀型简洁,纤长挺直,锋利实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身冷兵器。环首刀一直沿用到唐代,是唐刀之父。

唐刀

唐刀是我国唐代四种军刀制式的总称,并非特指某种刀。《唐六典》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仪刀“皆施龙凤环”,属于礼仪用刀;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横刀也属于军官、骑尉腰配实战刀,军中装备率很高;陌刀属于大型刀,柄长刃长,杀伤力惊人,“盖古之斩马剑”。

马刀

马刀一般为骑兵专用。刀身狭长,略带弯曲,宽背薄刃,刀身较重,劈砍力度大,极具威力。

朴刀

朴刀出现于宋代,但到清末左右才被广泛使用。这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使用时,双手持握,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苗刀

苗刀的基本初型是在明代,因其刀身修长形似苗而得名,在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曾被广泛应用。刀型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结构优良,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实用价值高,杀伤威力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苗刀考证》中写道:“苗刀用以冲锋陷阵,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

斩马刀

斩马刀是为战场而诞生的战刀,刀身偏长且重,不同于江湖上的刀剑。斩马刀最早来源于西汉斩马剑,到了宋代发展成出色的步战用刀,中间经历了唐代陌刀的衍生过程。《玉梅》一书中记载:“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于操击,战阵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数万口分赐边臣。”

戒刀

戒刀,指僧人所佩带的刀,戒律规定只准割衣物用,不许杀生。在《大宋僧史略》卷上说,所谓戒刀等,皆是道具,表断一切诸恶。可见戒刀除了实用价值之外,也有精神上的意义。戒刀是僧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绝不是如《水浒传》中所说拿来打杀用的。

柳叶刀

中国传统武术刀的一种,因刀的形状类似柳叶而得名。这种刀刃呈温和曲线的刀,曾经在明清时期作为士兵佩刀大量装备。

雁翎刀

刀身挺直,刀尖处有弧度,有反刃,因形似雁翎而得名。盛行于明朝时期,无论是官丞还是士兵都会佩带。

绣春刀

绣春刀是古史记载中极少有的制式兵器,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其原型可能综合了唐刀、苗刀等前代名刀的特点,还部分借鉴了倭刀和蒙古刀的长处,不仅利于近战,同时还适用于马战。

清刀

清刀即清代制式的军刀,流行于清朝,种类繁杂,样式多样,包括顺刀、窝刀、札刀、朴刀、斩马刀等。其形制可能受到当年多国文化交流的影响而成,当中最显著的包括中国和日本的影响,有些更会带有印度、土耳其及蒙古等地的特色。

大刀

大刀是一种典型的古代传统冷兵器,刀身形制不一,种类也颇多。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刀,型制来自宋代的“手刀”,特点是刀身前部宽厚,势大力沉,适合劈砍。

大马士革刀

此刀原产于波斯,最初是用印度的乌兹钢为原料,锻造而成,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它的刀刃极其锋利,在战场上可以将对面骑士连盔带甲一劈两半,也可凌空斩断手帕甚至蚕丝,和其他刀类对砍时罕逢敌手。大马士革刀的锻造方法一直是波斯人保守的秘密,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制作工艺的记载,现代大马士革刀,全是凭借对遗留文物和当时技术水平的猜测,制作而成。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大马士革刀采用了富含杂质、硬度极高的乌兹钢作为锻打的基材,和熟铁一起锻打,从而打造出原始的铁碳合金钢,并且含有恰当比例的镍、铬等元素,增强了刀身的硬度和韧性。

这些是我整理的一些名刀,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sdsyysh.com/cfpaiweihao-6339.html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