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尊亲,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皇室尊亲,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导语: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几乎将“寺”和“庙”二字连用,而且似乎感觉到寺庙本就是一母同胞,区别不大。甚至连存在了上千年的“大理寺”这样著名的古代政府机构的官署名,都觉得这里是属于佛家寺院的……这种含混的概念,让多少人迷茫,更如雾里看花,越看越朦胧。现在,本文就“寺”和“庙”在中国发源的历史顺序为探究谈起,来系统的帮助大家厘清这一问题。
▲ 历史上的“寺”和“庙”之含义 让你迷茫多少?
从“寺”在中国的演变历史 厘清“寺”的真正本源和含义★ ★ ★ 寺,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有,作为古代帝王的“行政机构”存在。★★ ★
寺,在古代中国,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早就有之。它是作为皇帝的行政机构的专有名词存在。
比如,平时大家看电视,或者读一些文学作品,“大理寺”这个词语估计听的都不少。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一些重要案子在影视剧里头的帝王一般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交给大理寺审理(或查办)”。
那“大理寺”在古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呢?看了一些答案,一些人常常错误感觉就是佛家寺院,这种认识只能是一种曲解。因为在“大理寺”正式命名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以寺院来解大理寺的性质显然是错误的。
大理寺,实际是属于一个官署名。它在中国古代,实际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最高法院,主要职能是掌管审谳与平反刑狱的。负责大理寺的长官被称呼为大理寺卿,并位列九卿之一。
▲ 历史上的大理寺 实际是一个官署专管刑狱
关于大理寺的历史沿革,在秦汉时期,大理寺的名称叫做“廷尉”,到北齐才改叫“大理寺”,之后为历朝所沿用,一直到清朝。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直到清朝末期,大理寺才被改为“大理院”,不再以“寺”作为官署名,在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时期大理院的叫法一直被沿用,并作为当时最高的审判机关。再到了民国中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大理院又更名为“最高法院”,然后一直到现在,依旧沿用最高法院这个称呼。
确切来说,从历史沿袭的角度讲:
古代的大理寺,实际就是我们今天最高法院的前身!
此外,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行政机构中,以“寺”作为官署命名的还有如: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太仆寺(掌管皇家车马仪仗的机构)。
另据唐书百官表中记载:
“汉以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后魏以来,卿名虽仍旧,而所莅之局谓之寺,因名九寺。”再据寺的考查原义,寺字在周代可通侍的意思。周礼天官有谓:
“寺人,掌王之内人。”这个意思是说,寺人,相当于侍官,有亲近侍候君主的意思,因此在之后才有朝代将“九卿”列为“九寺”。
还有来自汉代刘熙释名一书的解释是:
“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这更加验证了“寺”在中国古代原本就是官府治事的所在。而且,“寺”在古汉语中有“持续,相续”的含义。也就是说,皇帝以“寺”冠名设立机构的重要意义是在说明,这些机构的性质是永久的,并非临时,是要作为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因此称“寺”。
★★ ★ 佛寺,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政府为僧团提供了一个长久居住、专门修持、弘扬佛法的场所,也以“寺”冠名,称作“白马寺”。★★ ★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教思想有利于教化社会人心,并对国家稳定人心、促进团结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古代的中国帝王将教授法佛,以及供僧团居住、学习、修习的场所也以“寺”冠名,以示重视。以此希望这样的场所职能可以永远持续下去。在这个意义上讲,最初的佛寺同样是作为政府的办事机关、教育机构的角色存在。只不过是专门负责弘扬佛法、教育方面的。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刘庄特派使者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当时是由鸿胪寺负责接待。后来佛法受到朝野普遍欢迎,汉明帝因此将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并于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的西面,按照天竺僧伽蓝摩(该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的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用以做专门传布、学习佛法,教化社会人心的专门场所。因为当时的经书是两位僧人从印度用白马驮来的,因此朝廷将这些房屋按照当时政府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重要的政府办事机构的命名法则,也称为“寺”,叫做“白马寺”。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洛阳的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最初的白马寺隶属于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主要存在的目的是翻译经典,以及指导大众共同修行。
★ ★ ★ 隋唐后,寺作为帝王官署的称谓逐步减少,逐渐演化为中国佛教建筑专用名词。★ ★ ★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虽然九卿寺依然并行存在,但基本已无实际权力,之后除了大理寺因其重要性不可取代,一直存在到清朝外,其他以寺冠名的帝王的行政机构逐步减少,寺,这一名词,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如我们常说的:北京的潭柘寺、法源寺、大觉寺、戒台寺、灵光寺(位于北京八大处)、红螺寺等,再如千年观音道场之普陀山的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宝陀讲寺等,杭州的灵隐寺,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苏州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四川峨眉山金顶的华藏寺,陕西宝鸡的法门寺等等,这些都是国内时至今日以“寺”冠名的享誉中外的著名佛家寺院。
★ ★ ★ 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普及善法教育、教化社会人心,并为大众提供共同修行的场所。★★ ★
那历史上的佛寺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在大家的印象中总是觉得,一般人去寺院可能就是有了难事然后专程去求菩萨保佑的,实际,这正是大众眼中对佛寺不善了解的地方。
▲ 寺院里的藏经楼
历史上的佛寺,它的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大学。它主要的目的是普及和教育。比如佛寺里有藏经楼,在藏经楼里,实际不单单是佛教经典,包括儒家、道家的经典都会有收藏。在中国历史上,历来中国的读书人,包括一些像王阳明、朱熹、范仲淹等这类大儒,都曾经长时间在寺院挂单来读书。还有,佛寺里也会经常举办一些佛法讲座,感兴趣的老百姓都可以进来听讲,这便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共同参学修行的场所。
从“庙”在中国的演变历史 看“庙”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 ★ 庙,在中国发源历史可能比“寺”更久,最初为国人供祭祖宗神位所建造的屋舍,汉代之后,逐步演化为祭祀中国一切圣贤、神灵之处所。★ ★ ★
庙,它存在的时间可能会比“寺”更早。
在史书中,关于出现冠以“庙”的建筑称谓的,据《魏书·地形志》载:
“高平,二汉属山阳……有痴水、千秋城、湖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据此可以推断,虽然“伏羲庙”的创建年代不详,但至少在魏时就已经作为一方名胜存在了。至少这一点可以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庙”的发源可能比“寺”还早。
▲天水伏羲庙
那“庙”在中国古代到底是以怎样的角色存在的呢?
实际上,“庙”,最早是中国古代的人们用以专门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人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也称“宗庙”。
在儒家经典《礼记》的《礼记·祭法》中说:
“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王公贵族,都普遍有权设有祭祀祖先的“宗庙”。因此,帝王的祖庙称“太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可按制建立“家庙”。
▲古之天子之太庙
直到汉代以后,庙的演变形式逐渐丰富起来,明显由之前主流的“宗庙”形式演变成中国人供祭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如我们熟知的:孔庙、武侯庙、岳王庙、关帝庙、女娲庙、龙王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孟姜女庙、屈原庙等等。
▲澳门妈祖庙
与佛寺相比,至少我们没有听谁说过将供奉关帝的叫做“关帝寺”,也没有将供奉妈祖的叫做“妈祖寺”,那“龙王寺”更没有。由此看,寺与庙的区别实际还是很大。细心点并不难分清。正因为“寺”和“庙”的功能不一样,所以它们的称谓也就自然不会一样了。
★ ★ ★ 至少唐代开始,古代皇宫前殿也称庙,古人常以“庙堂”、“庙廊”指代朝廷。★ ★ ★
庙,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古人常以“庙”来指代皇宫的前殿,也指朝廷。如“庙堂”、“庙廊”等。而庙指代朝廷的用法,据推断,至少从唐朝就这么用了。
唐代韩愈《荐士》提到: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晚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诗曰: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宋代黄庭坚 《流民叹》: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宋代陈与义《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而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更有名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此看,庙在唐代以后被用来指代朝廷已经比较普遍,宋代更加流行。
▲庙堂(也即朝堂)之上的奏事
智慧认识“寺”和“庙”的本质区别,不迷信,不盲从。由如上对“寺”与“庙”在中国发源的历史顺序谈起,当我们已经十分明了的了解了“寺”与“庙”的不同外,但还需要明白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论以后我们是去“寺”里,还是去“庙”里,都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这一问题,而不能迷信与盲从。
比如,去寺里干什么?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我们去寺院其实是去学习的,而不是专程去祈求神明保佑的。另外,去寺院之前,应该心中明白,去寺院并不是去从事什么迷信活动,因为寺院是开启人智慧的地方。礼拜诸佛菩萨,实际也是礼敬先贤,礼敬一种精神,和他们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以及天地学问。从而培养自己的谦恭,领悟开启自性中本有的光芒。并以礼敬诸佛菩萨之心,反求诸己。这也正是佛说的“人人皆具佛性”的一面含义。
另外,我们去庙里又是去做什么?
首先,去神仙庙:礼敬古之圣贤大德,思怀其精神,以之为榜样行于世间,做好利人利己之修身养性,甚至和古之先贤大德一样,放大心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而公而忘私,利益一方。
另外,去祖庙、祀堂:1、寄托哀思,以表孝德;2、缅怀先祖,牢记并秉承祖代优良的祖风、祖德、祖训,善育后人。
▲今天 我们去寺或庙里做什么?
结语:特别是在这个“寺庙”混叫的时代,人们对“寺”和“庙”的理解,几乎混为一谈,特别是有一些非常原则性的错误,有人觉得根据建筑的规格,大了叫寺,小了叫庙;还有人觉着由帝王亲自敕建的叫做寺,由小地方或者民间自发建筑的叫做庙;还有另一种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人一直认为历史上存在数千年的大理寺它就是一座佛寺,而且还可以常常在里边审理犯人……等等,这样的理解,虽然让人越看越迷茫,但终归说来,也不是大众的无知,只是寺和庙的历史沿革与演化,之间关系的确错综复杂,没有太过细究历史的人,可能真的怎么也不太会弄明白其中的真意。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正可谓,心有千千结,总是理不开。希望今后,大家通过阅读此文可以帮助您对寺和庙多些理解。当然,若有不当之处,敬望各位海涵续补。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明清没能发展为海洋贸易大国?
笔者查看已有的回答,看到是大量篇幅叙述郑和七下西洋的情况,对明清没能发展为海洋贸易大国理由叙述感觉不够透彻不够清晰,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留言点评。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
郑和七下西洋后,明清没能发展为海洋贸易大国的原因千百年来,人们毫不吝惜对郑和下西洋的溢美之词,可是这其中却存在一个吊诡之处: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打通了航路,沟通了沿海各国。可以说,郑和已经为中国发展海洋贸易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这一步,比西方还要早上百年踏出。可是,明清数百年间,却始终无法发展成为海洋贸易大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个结果的发生,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明清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发展成海洋贸易大国,自然也有其内因和外因。当然,这其中内因又是主要原因。内因主要有三:
一. 郑和下西洋本身的局限性
郑和下西洋是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郑和下西洋本身是没有局限性的,恰恰相反,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彻底的“亏本买卖”。
《明史》载:“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马敬则在《瀛涯胜览序》中说:“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宣宗章皇帝,咸命太监郑和率领豪俊,跨越海外,与诸番货……盖声名施及蛮貊,使普天之下,含灵蠢动悉沾德化,莫不知有其君而尊亲焉。”这便说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和宣扬明朝威德,至于“与诸番货”,则只是顺带做的事情。事实上,郑和下西洋中,与诸番贸易得来的也基本上都是香料和奇珍异宝,它们最终都要献给皇室,而不是用于商业贸易。而且,为了宣扬威德,明朝付出的经济代价往往要比诸番高得多。
1407年九月初二,大明国首都南京充满了节日般的欢乐。远航归来的郑和,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当着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的面,郑和将其在南洋旧港擒获的海盗首领陈祖义等三人献给朝廷。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即刻处斩,“诸夷闻之震慑”。
在官方的史册中,陈祖义伏诛被看做是大明王朝扬威异域的一大胜利。“帝大悦,爵赏有差”(《明史》)。在擒获陈祖义战役中有功的旧港侨领施进卿,被任命为宣慰使,“赐印诰冠带文绮纱罗”。宣慰使,是大明帝国为了治理边疆少数民族而设的官职,为从三品。
在一片弹冠相庆之中,包括在后世的普遍称颂声中,大多数人都不曾注意到:刽子手的鬼头刀,不仅斩下了陈祖义的脑袋,而且也斩下了海洋中华的希望。波涛之上,中国“海盗”们与西方“海盗”们争夺着蔚蓝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同的是,当西方“海盗”得到其祖国的强大支持、成为拓殖先锋时,中国“海盗”却必须时时面对自己祖国、来自背后的攻击。
所以,郑和下西洋虽然打通了航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朝的海上贸易,但这只限于安全性,至于明朝海上贸易发展艰难的本质问题,则没有得到解决。而且,郑和下西洋还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以致于最后明朝不得不停掉下西洋。常见的说法,认为郑和下西洋拓展了中外的贸易交流。而实际上,郑和下西洋恰恰摧毁了宋元两代数百年来积累的中国商业文明和它的贸易体系。
二. 明清两朝的“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
从隆庆年间开放,明朝的海上贸易迅速发展来看,如果明清两朝能够抓住郑和开辟航路的这个机会,大力发展海上贸易,那么扭亏为盈轻而易举。只可惜明清两朝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大力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大明律》曾规定:“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清朝也曾针对海禁颁布法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该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盘诘擒辑,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隐,不行举首,皆论死。”(《清史稿》)不论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对于海上贸易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孤立、自闭的政策下,商人们无法发展海外贸易;沿海的百姓们无路可走,只能入海为寇,侵扰中国边境,然后朝廷又因此加紧海禁政策,以致于形成恶性循环。
三. 中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这种海禁政策恶性循环的根源,还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其实,能够发展海上贸易对西方国家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地理大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海上贸易。可是中国却截然不同,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中国必须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作为农业赋税供养的国家,中国统治者极度强调农业生产和内部稳定。在“维稳”的思路决策下,在统治者的眼中,商业能够带来财富,但它却会危及统治,只有农业才是国之根本。所以统治者愿意以放弃民间海上贸易为代价,封锁沿海地区,防止倭寇侵扰,关起门来统治。更何况,官方也不是全然放弃了海上贸易。
据记载长期造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树都被砍得差不多了,造船成本大幅上涨。明代早期造一条50米的大船大概要花2500两白银,到晚期就要4000两,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就得10000两以上。
事实上,不能说明清两朝的中国不是一个海上贸易国家,不论是否实行海禁,两朝其实都没有断绝官方的海上贸易,毕竟自己赚钱这种事情统治者还是愿意做的。只是,一个国家如果只允许官方进行海上贸易,其海上贸易的总体量和竞争力都会受到限制。当西方列国纷纷瓜分世界,发展海上贸易赚取大量钱财的时候,明清两朝却在自缚手脚,此消彼长之下,中国自然不可能成为海上贸易大国。不过,明清两朝没能抓住郑和下西洋的机会发展成为海上贸易大国,也与外因有关。所谓外因,便是当时中国外部的海上贸易环境。郑和下西洋打通了航路不假,但是航路上的威胁却没有清除。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海外有张士诚的残余势力,还有倭寇的侵扰。
明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元之盛时,外夷外贡者,至千余国,可谓穷极天地,罔不宾服,惟有日本,倔强不臣。阿拉罕以师十万从征,得还者仅三人。至明初,日本仍不服王化,冥顽如初。”明朝派出使臣想和日本联合剿灭倭寇,但是日本天皇却将使臣杀害,并要求与中国通商。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自然不可能答应日本的请求,只是开战代价又太大,于是明朝干脆实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
到清朝时,东岸沿海地区又有郑成功等反清势力。清朝为对抗他们,也实行海禁。在这种情况下,明清两朝一旦开海,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发展海上贸易的收益当然比开海所要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但在将商业看作“末流”的统治者看来,实行“海禁”,是一个一劳永逸,简单效率的方法。
反弹琵琶,另一种观点,海禁,是为了发挥自己优势其实朝廷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明朝的面子工程,跟外邦的朝贡贸易是赔钱赚吆喝,我们又不是人傻钱多,这就像汉唐时期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打通西域,那不是大老远过去炫富的,是为了打通商路挣钱用的。到了明朝也是这个理,政府花了这么多钱,出动了令周边各国都颤抖的威猛舰队,那也是为了增进贸易收入,打通朝贡海路用的,政府增进的当然是政府朝贡贸易了,这块笔者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以为朝贡出于政治目的,完全用钱买心理安慰,其实朝贡贸易可不是出于政治的亏本买卖,而是优先考虑了贸易其次才是政治因素,明朝前期朝贡贸易是进口内销挣自己人钱,结果导致是货币流出,1567年中国通过对外贸易引进白银之前,朝贡贸易只造成中国财富和货币的流失,郑和的远洋活动输出的铜钱以及白银不计其数,当时铜钱也被赏赐给外国的使者,这就造成明初很多铸造的铜钱以及白银流失海外,朝贡初期朝廷向外藩进口的货物多是珠宝香料等,而中国的代价则是货币,货币是商业资本特殊发达的社会财富最高形式,无论是打击贸易还是鼓励贸易,都会把货币外流视为头等禁事,例如南宋也有“金银铜铁货不许下海”,唐代《唐律疏议》记载“金,银,铁,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所以明初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于朝贡中流失,真是当时最得不偿失之事。
后来朝廷看到大量货币外流,心想这可不好,我得再赚回来,既然可以利用海洋贸易补贴货币流失为何弃之不顾,于是1567年国家外贸产生了,而且是基于海禁政策产生的,利用海禁限制自由贸易,然后进行国营贸易,国家垄断进出口,与西洋国家进行丝绸,瓷器贸易中得到大量白银,垄断价格再卖到国内,赚的钱用来补贴国库,《明史.食货志》记载:“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另据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所讲,明朝政府对朝贡商品收取货物税。附进物先收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给值收购。货物进入港口全部封仓后,待抽20%的货物税才准开仓交易。
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沿海一带,南方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厂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一带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以及福建泉州一带的大型瓷器工厂,产地开始集约化,产量开始量产化,这一切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的抬头,然而当生产力大于国家外贸的程度时,很多商品就需要更加广大的市场,就要通过政府更大的朝贡贸易使得明帝国出口大于进口,造成的贸易顺差充盈了国库。
弗兰克在他的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认为,1400—1800年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单一世界体系格局,他用贸易和套汇来说明他的这一理论,证明了明代中国通过与西洋各国的官方贸易赚取大量货币。中欧海上贸易航线建立后,美洲白银通过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再转至中国,是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主要渠道。
结语郑和下西洋,只凸显了航海技术层面的伟大,却凿沉了本可遨游全球的“海洋中华”的巨轮,断送了锐气勃勃的海外华人社区,从此海内外华商被抽去了脊梁骨,不依附于权力就无法雄起;虽然是政治压倒经济的伟大,却令数百年来和平、富庶、充满朝气的中国海疆成为海上墓地。
参考文献:
1.历史战争,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打通了航路,明清却没能发展为海洋贸易大国?
2.时事纵横,中国为何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进行海禁, 历史真相终于解开, 有人说这招真高!
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历史上号称皇帝身份证的传国玉玺,其前身是战国人人都想盘它,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战国时代围绕和氏璧发生了许多故事,这一块玉璧就想是一位美人一样,受到战国时代众多诸侯关注和垂涎。到了嬴政平定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秦帝国,自封始皇后,也学习大禹铸造了九鼎,周天子锻造编钟的套路。
为了体现自己独特性和九五之尊的身份,他将历代祖先最喜爱的收藏,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盘的和氏璧,让工匠削成了一个玉玺,还在上面雕刻几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特别之处是李斯手书的,作为中华文字的改革者之一,李斯的文字也算是文化瑰宝之一,所以传国玉玺撇开皇权的代表不提,也是即为珍惜的艺术品。如果放到现今,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堪称无价之宝。
可是对于大家来说都会有一个疑惑,当然笔者小小时候也有这样的不解。就是明明和氏璧是个圆盘状,中心是空的圆环。怎么能做出方方正正的传国玉玺呢?这的确是许多人的疑问,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当年也是阅读过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解说,大致整理一下成为了此文。
首先我们的听一下和氏璧出厂故事。
和氏璧出产地:战国时期楚国 发现人叫卞和,但是卞和发现和氏璧有点特别,由于他不是一个玉工,也不是玉石玩家。他捡到和和氏璧原石,却纯粹来自于自己的大胆猜想,对的,其实这就是历史上最早也最知名的一次赌石事件,但是别人赌石只是费钱,他赌石却是废腿,据说卞和一天在河边看到一只凤凰站在了一块石头上喝水,他就思考传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石头肯定是个宝贝,可是当时玉器交易是楚国皇室垄断的,同时玉器加工不是说现在那么发达,他也没办法找到卖家。
但是卞和脑子是比较聪明的,或者他非常忠于楚王,就将玉石送去了楚王哪里,希望得到赏赐,谁知道玉工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好久,判断这就是块石头。楚王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如果不惩戒一下,以后天天有人拿石头过来鉴定,不就是很麻烦吗?就砍了卞和一条腿,虽然遭遇此变故,卞和还是觉得这石头是宝贝,就一直找机会等。这一等机会又来了,又一个楚王继位了,他就一拐一拐的再次去献宝,可是不知道还是那个玉工,或者这原石外表的确普通,大家还是没发现这是宝贝,这一次新继位的楚王和老爹一样,又惩戒了卞和,卞和因为和氏璧失去了双腿,这的确是告诫大家,赌石有风险,但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看法,别人的劝说他也不听,反正也挺倔的,或者这就是楚人最后能够替代秦朝的原因,在卞和有生之年,他又熬死了一位楚王,新楚王继位,卞和却只能在路边哭,有人就问,普天同庆大王登基,你哭啥,卞和就感叹说,自己想献宝,可惜没了双腿去不了,那人也可怜他,就带了他和石头过去。
这次卞和还是被玉工退了票,可以路边捡到宝,未必就是福气,大家要谨记这个教训。天地灵物,被你捡到了,你还去换荣华富贵,本来卞和出发点就有点问题,但是金子终会发光的,这灵石这次虽然被依然评定不是玉石,但是遇上个比较开明和懂行的楚王,他让玉工开切,这一切惊世的和氏璧就此诞生,卞和也得到了应由的回报,所以坚持做一件事,最终总会有回报的,不过卞和的确是幸运儿之一,如果他判断错误,估计也就被历史遗忘了。
和氏璧被发现是,因为楚王太喜欢了,反而不好去雕琢它,也就将它收藏了起来,他就这么在楚国的仓库了睡了400年,到了后来因为楚国的为了封赏有功的大臣,就将宝玉粗劣的加工了一下,成为了玉璧赏赐给了昭阳。
但是围绕这块玉璧的故事才由此开始,昭阳一天将玉璧晒给大家看,放在庭院中心的桌子上,忽然鱼池边的鲤鱼奇葩的欢腾起来,大家连忙取看这个奇观,翻身回来一看,和氏璧不见了,因为宝玉太珍贵,更是楚王赏赐的,不见了可是要惩戒的,昭阳就学起了金田一,偷盗的人一定在我们这群人里面,最大的嫌疑人变成了张仪,张仪被打的半死,他也没说自己偷的,反正最后张仪晕死了过去,被丢弃到城外,之后有了他到秦国封侯拜相的故事。
而这天地灵物消失了50年后,忽然又被一个赵国人用500金盘了下来,当时这个人还是有点眼光,但是他不知道是丢失的和氏璧,后来他赵王硬是夺了过来一看,赵王的玉工检查,发现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这可是失传了许久的和氏璧啊。就这样和氏璧有忽然的出现在人家。
看来很可能是当时那个人收藏起来,嫁祸给了张仪,然后悄悄的带回家盘,等他死后其子孙又拿出来卖了,让和氏璧再度出世。
但是和氏璧的故事到了赵国手中,才是璧生巅峰时刻,赵秦两国围绕这块完美的美玉,大家互相争夺了其,当时的赵国保密手段确实差,赵王收藏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就被秦王知道了,这绝世的美玉,对于一个任何男人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通常男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喜欢一些花钱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秦王也不例外。
自此围绕和氏璧赵国和秦国发生了许多故事,例如价值连城,例如将相和,例如负荆请罪,例如完璧归赵等等,最后以蔺相如功成名就回到了赵国,此事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也是在秦赵外交历史上,赵国不多的胜利之一,可是这个胜利是暂时的,
想想秦国为了和氏璧不砸碎,还放了相如兄,他对和氏璧的喜爱都已经是无解了,所以在后来,对于和氏璧念念不忘的秦国人,最后在并购了赵国以后,终于将赵国的美女和收藏品,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秦始皇和赵国很有缘,他出生就在赵国邯郸,母亲更是赵国富豪女子,所以秦始皇有一半的赵国血统,他少时也在赵国长大,最后到了秦国时,已经懂事了,所以他对和氏璧的故事肯定知道还听的多,当然赵国肯定喜欢拿这件事来褒扬自己,所以他对和氏璧是非常有感情和喜爱的。
而秦始皇灭赵的时候,有进入了男人喜欢收藏的阶段,在统一六国以后,他忽然想为自己搞一个非常特别的印章,古代这印章还是非常重要得,因为当时不留下签名,都是盖大印,可能因为他喜欢盘和氏璧,就命玉工把和氏璧给削成了一个方形的大印章,这里大家也很奇怪了,这玉璧不都是中间有个大窟窿的吗?这玉璧怎么削成玉玺呢?
其实这个观念是给我们传统的认知误导了,古代的玉璧未必规定就是要中间有个窟窿的,也有许多的玉璧就是一个玉盘一样,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和氏璧很大,所以玉工可以找到一个部位直接加工成方形,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看,和氏璧只给楚国加工过一次,也就是并且是春秋前期,可能在形制上是玉盘的模式,所以让秦始皇的玉工能够加工成玉玺。
但是如果你在看看传国玉玺的尺寸,就可能赶紧,这就是把和氏璧切割了一段下来,做成了玉玺,传国玉玺大小,三国志记载,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秦制,1寸=10分(1尺=27.7厘米)也就是传国玉玺的大小,最多是在10-12CM之间,这样的尺寸很有可能是秦始皇切割了和氏璧,做出了传国玉玺,当然和氏璧其他的剩料,个人猜测应该没有浪费,都被加工成秦始皇的日常用品,比如手串啊,玉佩之类的,反正和氏璧就此分解了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玩野,方便在手里盘。
而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随身带着的,估计是喜欢有空出来盘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在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是不是。而盘玉本来就是君子的行为。因此传国玉玺还离奇的丢失了又找回来了一次。后来秦灭,传国玉玺辗转到了不同朝代天子手中,在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作为天子身份证的传国玉玺就此失传,当然回到原来的问题,一个只有12CM大小的印章,只要玉璧尺寸够大,肯定够料子把它车出来,只是这样做确实有点奢侈,毕竟那可是和氏璧啊。
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鳌拜作为权臣为真,但是谋反尚且论之,尤其按当时的政治较量,鳌拜谋反成功的概率也微乎其微。下面我们就鳌拜是否谋反与鳌拜谋反成功概率展开分析:
鳌拜是否谋反肱股之臣鳌拜作为康熙即位的四大辅臣,必有其过人与忠诚之处。鳌拜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可谓功勋卓著。而且最引人注意的是,鳌拜是忠诚的“保皇派”。因皇太极暴毙而亡,豪格与多尔衮开始了疯狂的王位争夺战。鳌拜作为“保皇派”积极斡旋多尔衮,最终使两派达成协定,拥戴皇太极九子顺治为帝。
死后加封康熙虽年幼智除鳌拜,但是其晚年的时候却后悔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看出:
1.康熙帝开始反思甚至对鳌拜之死表示歉意。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以加封鳌拜家属为名,逐渐为鳌拜正名。
2.“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着,应给世职。”此话为康熙五十二年公开言论,也正因此鳌拜被康熙追封为一等男爵。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康熙,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却依然记得这位曾经的 “对手”,并重新对鳌拜的地位给与了新的诠释。
除此之外,雍正朝,鳌拜加封一等公,并为其平反正名,后又加封其为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
通过顺治托孤、康熙歉意、雍正平反等三朝皇帝的做法,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鳌拜当年并非想要谋反,只是位极人臣之后,鳌拜自身便无所忌惮起来,自然会作出有辱皇帝之事,尤其当年康熙帝还尚为孩童。
鳌拜谋反能否成功注水的四十万大军
问题中提到鳌拜手握四十万大军。鳌拜当时位极人臣,确实可以指挥四十万大军,但是这四十万大军并非鳌拜自己所有的军事力量。想当年多尔衮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依然无法肆无忌惮的折腾。主要原因还是清军实行八旗制度,每一旗都为旗主所辖,但是旗主听命于皇帝,因此鳌拜也只能算是狐假虎威可以以皇帝之名调动军队,并无实际领导权。
孤儿寡母不简单
康熙帝虽年幼,但却是人精,不然也不会在鳌拜眼皮子底下智擒鳌拜。而且康熙还有 一位大名鼎鼎的奶奶孝庄皇太后。孝庄游走于皇太极、多尔衮以及清军入关初期所有的政治力量之间,手腕颇高,善用权术,鳌拜政治上根本不是其对手。
名不正言不顺
想当年多尔衮谋求即位,可以说是爱新觉罗皇族自己的家务事。而鳌拜谋反则势必会让八旗军同心共诛。到时候鳌拜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康熙帝,而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政治的蛋糕是任何外人无法分享的。
综上所述,鳌拜既不会推翻康熙,也没有实力推翻康熙。
以上为个人所见,还请踊跃发言,共同探讨。
文/最知之
金熙宗悼平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邀。
金国的后妃和其他王朝后妃相比较,在历史上更没什么存在感,很多人谈起金国后妃,都觉得没有出名的参政议政太后、皇后,也没有什么出名的宫斗,好像给人一种非常风平浪静的感觉。其实,金国的后宫和其他王朝相比同样精彩,有辅佐儿子建立基业的刚强母亲,也有为丈夫出谋划策预定军机的妻子,还有参与政治挟制夫君的皇后,更不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绝世宠妃。
金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就是大金立国后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个干预政治的皇后,她任用朝官,掣肘皇帝,干涉朝政,无所顾忌。
一、出身显贵的裴满后金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1149),出身金国九大贵族之一的裴满氏家族。父亲裴满忽达(又作忽挞、达),在金太祖起兵时积极参与,立下军功,官拜太尉;祖父裴满鹘沙,曾祖父裴满斜也。
裴满氏家族和徒单氏、唐括氏、蒲察氏、拏懒氏、仆散氏、纥石烈氏、乌林答氏、乌古论氏等八个家族是金国皇室的主要联姻通婚对象。金国初期,帝王们以及皇子皇孙们不论是娶妻,还是下嫁公主,都严格限定在这九家的范围,可想而知,悼平皇后的出身如何了。
大约在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贵族少女裴满嫁给了皇孙完颜亶,金国女真男性结婚一般都在十五六岁,十五岁的熙宗迎娶裴满氏为妻子,并很快生下长女代国公主。根据代国公主在皇统七年(1147)十一月初二下嫁唐括辨倒推可知,熙宗继位之际,代国公主已经出生。
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十七岁的完颜亶继承叔祖太宗的皇位,是为金熙宗。熙宗继位后先追尊亲爹娘为皇帝皇后,又追册祖父太祖和他的妻妾们,并在天眷元年(1138)四月,立爱妻裴满氏为贵妃,同年十二月就立为皇后,成为大金国第一任皇后。
熙宗还专门以岳父忽挞充当册封皇后的正使,想象一下场面,父亲做为册封使去册立女儿为皇后,熙宗这个举动别提多暖心了,也可见熙宗对裴满的爱意,此时的夫妻情义满的光想溢出来,谁又能想到以后会发生熙宗手刃爱妻的行为?
裴满被册立皇后的同时,祖父裴满鹘沙被追封司徒,曾祖父裴满斜也被追封司空,这是熙宗效法中原王朝追皇后三代,仍旧是一种表达情义的方式,金国这些制度都是从熙宗开始。
二、同上尊号的帝后夫妻熙宗和裴满后两人最初也的确存在过真爱情义,也曾经夫唱妇随恩爱无比。
皇统元年(1141)正月初十,当时,熙宗巡幸燕京,群臣给熙宗上尊号曰: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皇帝,同时,熙宗册封爱妻裴满氏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又拜谒太庙,大赦天下,改元皇统,还仿照唐宋旧制,初定命妇封号,后宫才有什么德妃、贤妃。
五月的时候,车驾从燕京回上京途中,辅政重臣宗干生病,熙宗担心养父的病情,亲自去探视过问,走到野狐岭的时候,宗干病情加剧,熙宗和裴满后一起去探视宗干。
看着养父眼看不行,软弱的熙宗哭到不能自已,裴满后亲自下厨为养父做膳食,侍奉养父食用,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孝心。想象一下场面,熙宗泪流满面的守着病床上的养父,裴满后忙里忙外用行动为养父做最后一点事,尽最后一点孝心,夫妻二人的性格和处事可见一斑。
二人守着宗干直到天黑才回自己的住处,熙宗又赦免罪囚为养父祈福,不过拖延了几日,宗干还是病死在途中,天塌了一半的熙宗哭得死去活来,大臣劝都劝不下,又辍朝七日,金国大臣死后辍朝从宗干开始。
要说熙宗对宗干的感情也不能不说深厚,但细扒好像也没多情深义重,宗干是皇统元年五月薨的,熙宗的嫡长子济安在皇统二年二月就出生了,这说明熙宗并没有为养父守孝吧!
当然,不能以此苛求熙宗,养子嘛!就算是亲子又如何?宋太祖还不是居丧时期生出了嫡长子?再说,皇帝也不能为大臣守孝吧?
三、得子失子的打击皇统二年(1142)二月,裴满氏在上京开天殿生下嫡长子济安,熙宗当时已经二十四岁了,才拥有长子,真是欣喜若狂,派遣使者飞驰前往明德宫向太皇太后唐括氏(太宗皇后)报喜。
皇子出生五天就命名济安,从名字可以知道熙宗对儿子的期望,因为儿子出生,熙宗还大赦天下。三月,剪济安的胎发奏告天地宗庙,并册立为皇太子,大金国第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太子。
金国皇帝重视大赦,从不轻易大赦, “北人重赦,无郊霈。予衔命十五年,才见两赦:一为余都姑叛,一为皇子生。”(《松漠纪闻》)熙宗为了庆贺儿子降生对大赦也不吝啬了。
身为皇后父、皇太子外祖的太尉裴满忽挞封王,赐人口、马牛五百、驼五十、羊五千。随朝职官并迁一级,皆有赏赐。可想而知,此时熙宗的喜悦心情。
然而,熙宗的喜悦之情并没有保持多久,当年十一月,还不到一岁的太子济安生病,且病情严重,熙宗和裴满后心急如焚,夫妻俩亲自去佛寺焚香,哭着哀祷佛爷,祈求佛爷保佑儿子能够平安度过此劫,为此,熙宗还赦免五百里内的罪犯(小赦),为儿子祈福。
但是当天晚上,不满周岁的济安还是夭折,肝肠寸断的熙宗、裴满后把儿子葬在兴陵(熙宗父徽宗皇陵)旁边,熙宗亲自为儿子送葬到乌只黑水,又命工匠在储庆寺塑济安的画像,塑像完成之日,熙宗夫妻亲自送到储庆寺安置,后来海陵王毁上京宫室,储庆寺亦毁。
皇统三年(1143)正月初一,本该举行贺正旦仪,但熙宗悼念爱子,不御正殿,群臣只好到便殿称贺,宋国、高丽国、夏国使者到皇极殿遥贺。正月十七,熙宗的万寿节,熙宗命像正旦一样,不接受朝贺,也不见使节,依旧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不可自拔。
四、渐行渐远的夫妻熙宗的后宫除了裴满后,还有德妃乌古论氏、贤妃某氏,没有封号的妃子三人:夹谷氏、张氏、裴满氏(和裴满后同族),还有赵宋皇室的九位帝姬宗女。这些妃嫔中只有贤妃生了魏王道济,还一直养在宫外,直到皇统三年(1143)封道济为魏王,其母封贤妃,才接到宫中,但没多久就被熙宗杀害。
太子济安的死,给熙宗和裴满后都造成沉重的打击,失去儿子的裴满后也变了,为了再生出儿子,她开始处处限制熙宗,不让熙宗临幸其他妃子。
熙宗的变化更大,本身他能继位就得益于宗字辈几个叔伯的斗争,不是宗字辈几个谁不让谁,也轮不到他上位。他继位后就是养父宗干、堂伯父宗翰、宗磐执掌大权,宗干坐视宗磐逼死宗翰,还差点让宗磐把他也一锅端咯!宗磐在熙宗面前都敢向宗干拔刀,其飞扬跋扈更是严重的刺激到敏感的熙宗。之后宗干诛杀宗磐,由宗干、宗弼兄弟相继辅政。
熙宗本人则十分怯弱、平庸,虽然被养父打扮成“汉家少年”天子,其实只是宗干和汉臣们的传声筒,缺乏独立执政的能力。因此在宗干死后,他压制不住太宗系诸子的势力,对权贵们的争权夺势无能为力,他自己也对政事产生厌倦心理,只能通过酗酒来麻醉自己,这才是他在天眷和皇统两个时代的表现判若两人的原因。
皇统八年(1148)十月,宗弼去世。骄奢淫逸的熙宗继续通宵达旦的酗酒,大兴土木广建宫殿,甚至不视朝政,为裴满后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皇权。
很多人都认为裴满后是在宗弼死后参与政治的,其实不然,在希尹之死时,宗干还活着时,裴满后就已经能对朝政指手划脚了。
五、诛杀重臣希尹天眷三年(1140)熙宗巡幸燕京,四月二十三从上京出发,九月初七到燕京,历时一年半,裴满后自然陪同出行,一路上声势浩大,威仪赫赫。
在抵达燕京时,发生了一件事,熙宗身着衮冕乘坐玉辂,看上去非常的威风凛凛,裴满后心生艳羡,就提出要求,要和熙宗一起乘坐皇帝的玉辂进城。
但是,裴满后这个要求被开国功臣之一的完颜希尹阻止了,希尹说:法驾所以示礼四方,在礼,无帝后同辂者。(《大金故尚书左丞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公神道碑》)
就是不允许皇后与皇帝同车,裴满后到底没有坐到玉辂上,不由的暗恨希尹,为希尹之死埋下伏笔。
南征的宗弼也从南方来燕京朝贺熙宗,九月初一至燕京,熙宗一行则是初七到达,经常远离中枢的宗弼自然要和朝中重臣联络感情,一起喝几杯,在燕京十几天,宗弼无日不大宴小宴,不知道怎么就和希尹起了嫌隙。
在宗弼家饮酒过量的希尹,咬牙切齿的怼宗弼,说宗弼就是个鼠辈,还说天下兵马都是他的,各种言语之间是百般看不起宗弼。
宗弼在当时可是军中一把手啊!受此羞辱,不由气恨在心,要说功劳,希尹的确比宗弼大的多,看不起宗弼言语蔑视他也是可能的。
要命的是宗弼也是睚眦必报的人,就在第二天,九月十九,准备离开燕京返回军中,宗弼去向裴满后辞行,从此处看,可知裴满后的权势,身为南征总司令的宗弼还要向她辞行。
宗弼“泣告皇后如前”,向侄媳妇诉苦,裴满后听了小叔叔的告状,对希尹阻挡她乘坐皇帝玉辂的恨意也涌上心头,宽慰宗弼说“叔且行,容款奏帝耳”。(《神麓记》)
随即,裴满后就向熙宗告希尹的状,才在燕京享受到皇帝威仪的熙宗大怒,遂在九月二十二下诏诛杀希尹,养父宗干拦都拦不住,熙宗甚至对养父都“拔剑斥之”,真是威风啊!
希尹之死,表面上主要责任是裴满后,其实还是敏感的熙宗自卑心作祟,害死了大功臣,当然,裴满后和宗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心眼的女人真是惹不得。
六、喜好奢侈闻名南宋杀希尹是在天眷三年(1140),那时候宗干还没死,裴满后的手都伸到前朝,到了皇统年间,宗干、宗弼相继死去,比丈夫能干、有魄力的裴满后更是权势滔天。
萧肄“有宠于熙宗,复谄事悼后,累官参知政事。”刘筈,“自为宣徽使,以能得悼后意,致位宰相。”卢彦伦“能迎合悼后意,由是颇见宠用。岁余,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为宋国岁元使。”“后干预政事,无所忌惮,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金史》)
女真族本身就不限制女性参与政治,当初景祖皇后唐括氏就和丈夫一起巡行参与狱讼,太祖的光懿皇后裴满氏还预定军机,女性参政也是女真旧俗的正常情况。
就算是熙宗接受汉化因素的影响,也并没有过多限制皇后的权利,裴满后的权利还是很大的,比如过生日的时候,从宰相到诸王、妃主、命妇,都要入贺皇后,不像清国,后来皇后过个生日进桌都被取消,更别说大臣朝贺了。
熙宗和裴满后感情好,裴满后自然免不了恃宠生娇,“裴满氏有宠干政,颇掣制,宜不得他幸。”(《金小史》)她又好奢侈,喜欢一切华丽的东西,名声都传到邻国南宋。
南宋皇帝赵构和大臣闲聊,都说金国中宫皇后太恣意,擅权干政金国皇帝不能制。
帝谓大臣曰:“比闻大金中宫颇恣,权不归其主,今所须者,无非真珠、靸靸之类,此朕所不顾而彼皆欲之,则侈靡之意可见矣。宜令有司悉与,以广其欲,侈心一开,则吾事济矣。”···帝又曰:“闻金皇后擅政,三省惟承后旨,其主所言,顾未必听。且后性侈靡,其珍珠装被,追集绣妇至数千人,后日更绣衣一袭,直数百缗,其风如此,岂能久耶!”(《续资治通鉴》·卷125·八月己卯)南宋的韦太后被金国放回去后,每年都给裴满后送去价值巨万的礼物来讨好她,可见裴满后在金国的地位。
先是金人求真珠、靸靸等物,秦桧以誓书不遣泛使,乃谕盱眙军令录事参军孙守信往泗州,谕守将周企令具奏达,俟遣彦良出使附行。皇太后岁遗金主之后礼物,亦以巨万计。(《续资治通鉴》·卷125·九月)裴满后虽然擅权好奢侈,但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她的弟弟忽土,仪仗姐姐之势,横行无忌,人称“闲郎君”,有次侮辱徒单克宁,徒单克宁(习显)就把忽土揍了一顿,这货就进宫向姐姐告状,裴满后怼弟弟:习显是个刚直的人,不会无缘无故打你,必定是你的过错。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裴满对臣子的了解,知人善任,也不袒护弟弟。
七、惨死疯丈夫之手皇统四年(1144)八月,神经质的熙宗杀死独子魏王道济,再没有其他儿子,真正的绝嗣了。
宗室完颜宗贤(赛里)眼看熙宗无嗣,就劝熙宗广选后宫以广继嗣,裴满后不由气恼宗贤,气他劝熙宗广纳嫔妃,又恨宗贤不依附自己,使手段把宗贤贬出去。
在皇统后期,朝廷很明显分为帝后两党,很多大臣都惧怕神经质的杀人狂皇帝,转头依附皇后寻求庇护,不免就和皇权对立起来。夫妻情义已经渐行渐远的熙宗,开始对裴满后的擅权不满起来。
皇统九年(1149)正月二十三,熙宗任命堂弟完颜亮为左丞相,月末,完颜亮生日,熙宗派遣大兴国赏赐司马光画像、玉吐鶻、厩马等礼物给完颜亮,身为皇后的裴满后同样也让大兴国顺便把她的赏赐带过去。
熙宗知道后大怒,不仅杖责大兴国,还夺回裴满后的赏赐之物,他的行为严重的惊吓到完颜亮,成天提心吊胆怕堂兄杀他,为以后的铤而走险奠定基础。
八月的时候,熙宗听从大臣建议诏令祖居在辽阳、渤海的人迁徙到燕南去,由平章政事秉德和左司郎中三合负责此事,近侍高寿星按规定也在迁徙之列,因为在裴满后跟前有宠,就向裴满后哭诉请求不迁徙,裴满后就为高寿星求情,又对提议者表示不满,熙宗就免除高寿星迁徙,处死三合,杖责秉德,之后秉德也成为弑君小集团中的核心人物。
从八月份高寿星迁徙的事看,熙宗与裴满后之间并没有发生能刺激他杀妻的事情。紧接着,十月份,熙宗杀两个亲弟弟胙王元和查剌。到十一月初五,就发生了熙宗杀皇后裴满氏的事,事情发生的毫无征兆,令人猝不及防,杀妻当天,熙宗召弟媳妇胙王妃撒卯入宫。
十一月初十,杀故邓王完颜奭的儿子阿懒、达懒,完颜奭是熙宗亲六叔宗杰的嫡长子,属于皇帝近亲。十一月十五,杀德妃乌古论氏以及妃夹谷氏、张氏。十二月初八,又杀妃裴满氏于寝殿。十二月初九,完颜亮等人弑君。
从熙宗人生最后的一段时间看,只能用疯狂来解释,要说他疯,也不绝对,看他杀人的顺序,从亲到疏挨个来,没儿子了,最亲近的就是亲弟弟,先杀亲弟弟,再就是亲堂弟,如果不死,就该轮到完颜亮、完颜雍这样的堂弟们了,杀后妃也是从高级到低级,先杀皇后,接下来德妃、妃,这是自我灭门的节奏啊!
这样一个疯狂的皇帝,杀的宗室、大臣们人人自危,就算是完颜亮不下手,也会有完颜不亮下手的。
猴格说一对曾经恩爱的夫妻,却走到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由此可见,就算是女真习俗女性地位不低,其命运也在男人的一念之间,男女从来没有对等过。裴满后虽然聪明能干,她仍旧把熙宗当丈夫看待,熙宗却把她当政治对手看待了,这也是女性的悲哀吧!
裴满后的权势是建立在熙宗的宠爱上,也是建立在熙宗的软弱无能之上,虽然裴满后的干政行为符合女真族的标准,但熙宗站在汉文化的角度看,对女性掌权并不认可,夫妻感情良好的时候不会计较,当昔日的佳偶渐行渐远之后呢?熙宗自然会觉得裴满后干政不合乎礼法。
因为裴满后的干政,让弑君自立的海陵王完颜亮心生警惕,从他继位后,就严禁太后、皇后干预政事,为以后的金国订下基调,金国再没有出现像裴满后权势这么大的皇后。
就是这样。
图片资料系朋友如燕提供,谢谢如燕。图片剧照系截图影视剧侵删。参考资料:金史、金源女真、金国后妃研究、续资治通鉴等等等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